千龙网北京9月15日讯 (记者 杜铮)14日,“区域国别学·北京论坛2025”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区域国别学院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区域国别学研究分会学术支持。
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面向学界发布“区域国别学·北京指数”“区域国别学·北京舆报”“区域国别学·北京智报”三项新的学术品牌。论坛延续其推动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与合作的宗旨,为全球区域国别学者、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人士打造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表示,区域国别学是响应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学科,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因独特的学科布局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在这一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北京论坛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关精神,强化“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办学特色,深化有组织科研、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平台。
主旨演讲环节,专家们分别就区域国别学的战略定位、非洲研究实践、学科发展历程、智库作用、奥林匹克价值、问题导向建设、区域研究浪潮、整体性研究方法及系统思维综合等主题发表了演讲,并围绕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前沿、方法创新、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以及全球治理等议题分享了深刻见解,提出了诸多具有启发性与建设性的观点。
主旨报告上,与会专家强调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应进一步加强理论体系建设与方法论创新,强化对特定区域和国家的深度认知,并突出中国学术的主体性与话语权。同时,应增强国际比较视野,使区域国别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与全球治理需求。
据了解,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匈牙利、哥伦比亚、巴西等国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涵盖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传播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现实价值。
论坛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国别学·北京论坛”已成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品牌,未来将继续发挥平台凝聚作用,推动学术创新、政策咨询与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