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趣味“班超”让校园动起来

2025-11-12 14:11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趣味“班超”让校园动起来

“班超”联动中超、家校举办联合赛、足球融入校园文化……在前不久开始的“校园足球主题月”期间,全市中小学刮起“足球旋风”,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据统计,本市共组织中小学开展“班超”联赛3.7万余场次,吸引43万余人次参与。记者走访校园观看各类“班超”花式开赛,看到学生们在运动中释放活力、体验足球运动的魅力。

国安俱乐部球员参与“班超”友谊赛,与同学们切磋球技。实习记者 常一鸣 摄

梦想起航

国安进“班超” 让更多孩子享受运动

“加油!加油!”近日,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操场上,一场以“国安进校园”为主题的足球友谊赛上演。两队奔跑的队员中,都出现了北京国安俱乐部球员的身影。

“跟专业球员一起踢球太过瘾了!”比赛结束,5年级学生周稻满头大汗,一脸兴奋。“我还从球员脚下抢了个球呢!”周稻平时就是国安队的粉丝,国安队的比赛几乎是一场不落。新学期“班超”联赛,他与班级同学一路冲进了决赛。“在踢球的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班级也变得特别有凝聚力。”

学生张宇涵在比赛中积极拼抢,“梅开二度”。国安队友的点赞和鼓励让他对即将到来的“班超”决赛信心大增,“我将来也很想成为一名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班超”联赛,让越来越多像周稻和张宇涵这样的学生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学校体育老师王占山说,该校的“班超”10月启动,为了动员更多的孩子踏上绿茵场,老师们想了不少办法。比如该校在二年级特别安排了男生半场和女生半场比赛,让女孩子也奔跑起来;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比赛中,该校要求每班至少有一名女生上场参赛。

挥洒汗水的同时,孩子们的身心都收获了成长。“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最显著的。”王占山说,很多孩子反映,自己这学期生病少了,身体更棒了,更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班超”联赛衍生出来的足球文化活动更是将教育拓展到了赛场之外。王占山说,学校面向学生征集了助威海报,“班超”结束后,老师们正考虑举办一场小型海报展览。

并肩作战

家长当陪练 上演亲子足球嘉年华

傍晚,昌平区未来科学城体育场,一场亲子足球赛蓄势待发。黄城根小学昌平学校的足球小将们在家长足球队的带领下,踏上绿茵场。六年级的学生穿上比赛背心,和家长一起热身、进行传接球练习。“脚弓推球,把握力度!”学生赵歧峰模仿着父亲的动作,成功将足球接到身前,再转身传回去。“漂亮!”父亲竖起大拇指,上前指导他调整好姿势,“注意保持平衡,盯准脚下的球。”热身结束,学生和家长混合组队,两队球员在各自半场摆开阵型。清脆的哨声划破全场片刻的屏息,奔跑、传球、突破、射门……赛场上,大小队员配合默契。终场哨响,双方队员开心地互相击掌、拥抱。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家校足球邀请赛和家校足球联赛。在此基础上,全校六个年级都建立了家长足球队,共140多名队员。他们是孩子最好的陪练员,也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助力者。”该校德育主任刘林洋说,在家校足球联赛中,家长代表队凭借沉稳的战术和丰富的经验,掌控场上节奏,学生代表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场上看似简单的停球、传球动作,都是大家刻苦训练的结果。”

学科交融

校内搭建“足球博物馆”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汉代壁画上的图案,你们看到了什么?”在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郭思宜化身讲解员,带领学生开启“足球博物馆”校本课程。教室前的电子屏上,展示了一幅汉代的人物画像石刻拓片,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定格在画像上,细细端详人物的姿态。“石像上的人好像在踢球”,“他们围成圈儿、手舞足蹈的样子可真有意思”,“他们玩的球和我们现在的足球好像不太一样”……学生们各有各的答案,郭思宜频频点头。

“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他们确实是在踢球——这是两千多年前的足球,蹴鞠。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在汉代得到较大发展。”郭思宜走到屏幕前,用激光笔勾勒出画像上古人宽袖翻飞的身姿,为大家耐心讲解。课堂上的生动讲解,引得学生们跃跃欲试。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操场上开展足球活动。定点射门、穿越障碍、传球接力……球场上,学生们尽情奔跑,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

责任编辑:董硕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