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触动心灵
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心灵。带孩子旅游,也要想办法触动孩子的心灵。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孩子很容易触动心灵。
有着一对双胞胎儿女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陈钱林为大家讲述了亲身经历。
女儿杳杳与儿子杲杲7岁、8岁、13岁时,我们全家三次到上海过年。选择到上海过年,是我经过多方考虑后的选择。首先,我希望两个孩子长大后有国际视野,而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其次,上海有我的创业故事。我读大学时的寒假,只身赴北京做生意。腊月二十九到上海,买了回温州的轮船票,身上只剩零花钱。因开船时间未到就到外滩游玩,没想到误了时间,赶到码头,船已离岸50米。当时,没有电话,没有信用卡……后来,在一位好心老人的指点下坐火车到金华,已身无分文的我在一位好心司机的帮助下才平安抵家。这件事,我多次对两个孩子说起过。安排去上海过年,我希望两个孩子能感受这种创业精神。
如第三次去上海时,在腊月二十九,我带杳杳与杲杲到上海公平码头,去感受“爸爸曾经的沦落”。
记得当时,我们之间对话如下:
我说,“十几年前,如果爸爸想不开了,也就不会有你们,你们一点感想都没有吗?”
杳杳说:“我要认真学习,为爸爸争气。”
杲杲说:“人有了曲折,就会变得有志气。”
我忽然想到,记忆中还有一座天桥,怎么找不到了?看到码头边坐着两位搬运工,过去问问,搬运工说:“天桥原在东大铭路上,十几年前就拆了。”我谢了他们,带两个孩子到离码头约50米的东大铭路。
我说:“可以把困难比做天桥。当年爸爸身无分文,差点流浪街头,困难就像那曾经的天桥,显得特别高大,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后来爸爸克服了困难,生活条件好了,再来看时,这天桥早拆了,如果还在,其实也并不特别大。”孩子说我的比方打得好。
杲杲说:“人会碰到困难,甚至苦难,不要怕,要想办法解决。”
我说:“人们都说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实际上人生也都是遗憾的人生。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遗憾的事。人,应该成为强者,能不断克服困难的人就是强者。”
杳杳说:“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青春向我走来》,我就写我来公平码头,穿插爸爸的创业故事,不要忘记爸爸的创业精神。”
大自然里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能提供鲜活的教育资源,可谓最好的启蒙老师。除了美不胜收的景观,自然界生灵的生活状态和物种之间的生存法则,都为孩子提供了真实、鲜明、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其实,孩子投身于大自然,获得的不仅是直接而具体的视觉感受,还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心。与各种花鸟鱼虫的亲密接触,充分开启孩子的各种感官,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最终迸发为巨大的学习动力。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都可以记自然日记,将观察与绘画结合起来,将自然与成长结合起来。有位家长经常带孩子参加“自然之友”组织的观鸟活动。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带着画笔和画板,画下看到的各种鸟类和植物,不时地还能得到鸟类专家的指点。几年下来,孩子的观察能力极大提升,绘画水平也与日俱增。
露营技巧也好,描绘天空也罢,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会渐渐发现,大自然是一块宝藏,可以教给孩子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机缘巧合地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工作、人生方向,或者挽救孩子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