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大纲深度解读(2)

2015-10-15 08:36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言语理解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华图教育分析:大纲有一个总句和七个分句,还有一句话描述常见的题型。其中,第七个分句陈述的是“准确得体的遣词用字”,言语科目的名字符合了这一要求。这门科目名字的全程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它暗示了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解能力,对应的题型是阅读理解,即我们平常所讲的片段阅读,大约17道的题量;一是表达能力,对应的题型是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一般3道的题量。逻辑填空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一般20道的题量。

数量关系部分

通过考生阅读,“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是重点中的重点比如

【例】有36台收割机,要收割完所有的麦子需要14天。现收割了7天后增加4台,并通过改造使每台机器的效率提升5%。问收割完麦子还需要几天?(  )

A. 3            B. 4            C. 5           D. 6

【关系把握】“……增加4台……效率提升5%。……还需要几天?”。增加4台后,现有收割机36+4=40(台),提高效率5%后,相当于有收割机40×(1+5%)=42(台),还剩余的工作时间=剩余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6×(14-7)÷42=6(天),选择D。

其余常见的考察关系分类如下表

题型

2010年
(10)

2011年
(15)

2012年
(15)

2013年
(15)

2014年
(15)

2015年
(15)

总占比

方程问题

方程问题

1

3

2

5

2

2

23.50%

不定方程

 

1

3

 

1

 

几何问题

几何公式

 

1

2

 

 

1

11.80%

几何特性

1

 

1

2

1

1

经济利润

经济公式

1

1

1

1

1

 

10.60%

分段计费

1

1

 

 

1

1

排列与概率

排列组合

2

1

 

 

1

1

10.60%

概率问题

 

 

1

1

 

2

行程问题

 

1

2

2

1

 

1

8.20%

工程问题

赋值法

 

1

1

 

1

1

5.90%

方程法

 

1

 

 

 

 

容斥问题

公式法

 

 

 

 

 

 

4.70%

画图法

1

1

 

 

1

1

多集合

 

 

 

 

 

 

最值问题

最不利问题

 

 

1

1

 

 

7.10%

数列构造

1

1

 

1

1

 

杂题

时间类

1

 

 

1

1

2

17.6%%

其他

 

1

1

2

4

2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