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有哪些差异?也许你之前有过耳闻,或曾经思考过,但可能没找到答案。
27日,重庆市广益中学一群高中生在美国密西根州友好学校师生、南岸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和来自多所南岸区中学综合实践指导老师面前,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中美学生的课余生活暨文体活动展开对比研究》和《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性研究》。
高中生通过现场考查法、文献法和问卷访谈,发现的问题,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高中生大多爱运动
课题组成员高二7班的陈沿林去年9月,到美国密西根州西部高中去交流学习。
实地考查后他发现美国高中生非常热爱“三大球”运动。他寄宿家庭的伙伴Ryan跟他年纪相仿,却每天放学后要打2个小时的橄榄球,学校三点左右放学,他晚上6点前后回家。
Ryan告诉中国朋友,他打橄榄球已经三年了,现在是校队的。他还选择了棒球选修课,并对这项运动很痴迷,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棒球运动员。“但是他们班上也有一些不太爱运动的同学,放学后喜欢去图书馆自学,参加一些学习型社团活动。”
赴美学习考查的汤楚涵说,橄榄球在美国高中参与面很广,几乎每个年级的同学都有,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学校操场有人玩,社区运动场也有,甚至在美国家庭的院子里也有人玩。
另外,篮球在美国校园也相当普及,不仅男孩子喜欢,好多女孩子也很擅长这项运动。
课题组的任怡不可思议地说:“冲撞、挑衅,甚至充满打斗场面的冰球,美国高中生也玩得不亦乐乎。”
美国高中生一周一次聚会
本月来重庆广益中学交流学习的美国师生也成为访谈调查的对象。
美国西部高中的Kellen,17岁,今年考大学。他说,自己就不太爱运动,课余时间主要是参加法语社、音乐社、戏剧社的活动,有的社团每周活动一次,2个小时,有的则天天有活动,比如一起唱歌、排练、演音乐剧。每学期社团会举办一次演出,邀请家长(微博)、老师来看。
课余时间,Kellen还参加了当地的NHS义工组织,到社区收集一些读过,无用的书籍,送给需要它们的穷人。
15岁的Eric说,美国高中生会经常组织一些聚会,比如生日party、节日庆祝、考试聚会,“基本上一周会有一次,聚会地点不限,大多在校外,有时高中生会请自己的哥哥姐姐帮忙联系,到大学的草坪上去搞活动。聚会很丰富,有得吃、有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