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支招:“三年级现象”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2015-11-26 08:29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教育支招:“三年级现象”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一篇关于“三年级现象”的文章,最近发表后,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点击率迅速上10万+。在评论平台上,家长的留言也很热闹:

“我家孩子也有以上情况,更头疼的是作业拖拉思想不集中,没有紧迫感。具体要怎么做?”

“真的是我们娃全中枪了,但是有一点,他每次都诚恳地告诉我要改,学习也有上进心,就是坚持不了,最近犟脾气很厉害,头疼啊。”

孩子一、二年级时,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怎么到三年级就总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费心:坏习惯多了、胆敢和大人顶嘴了……家长们总结,这是让人烦恼的“小学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现象”不仅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在杭城老师中同样广为流传。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杭城几位小学班主任,他们也在关注“三年级现象”,并给出了他们认为管用的化解方法。

找原因:学习难度高了,小孩独立思考了

杭州采荷一小三年级班主任李琳说,她觉得出现“三年级现象”很正常。

“一二年级主要以基础为主,学生记记就可以了;而到了三年级以后,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就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在这个阶段出现不适应,是正常的。”

“表现在成绩上,学生一下子有了七八十分的低分,家长就接受不了。”李琳说,这也不怪家长,孩子在一二年级拿95分以上很轻松,于是有了一种惯性思维。

李琳说,以语文学科为例,学习难度的提升,主要表现在阅读和写作上。“一二年级叫写话,三年级叫习作,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不仅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写好。”

杭州胜利实验学校的施燕老师说,一二年级的作文,有150字就可以了,写几句也可以;但到了三年级,要写成篇的作文了,字数起码要在200字以上。

“今天早上,有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伢儿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采。”施燕说,这个家长就是焦虑了,其实这孩子表现很不错,就是抗挫能力一般,需要听表扬的。”

杭州天长小学的班主任段红说,曾有这么一个孩子,原来很听话的,读三年级后,妈妈发现她变得“拖沓”了:早上起来,就开始拖时间,上厕所要拿本书看,刷牙要搬个凳子,坐在凳子上刷。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