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支招:“三年级现象”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2)

2015-11-26 08:29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教育支招:“三年级现象”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段老师说,她了解了一下,原来到了小学中段,女孩的妈妈对她的要求也提高了,经常让她做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而她不愿意面对这样的题目,所以故意以这种“拖沓”的方式来反抗。

求是小学一位老师跟记者说了一个三年级孩子的事:有一次,孩子没考好,他妈妈大方地对他说:“儿子,一次没考好没有关系,只要下次有进步就可以。”孩子对妈妈的表现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激动,并暗下决心,下次一定不会再让妈妈失望。但是,没过半小时,妈妈又提了一次“他没考好”这件事;又过了十几分钟,妈妈又提了一次……男孩粗略算了一下,这一晚,妈妈提了不下六次“他没考好”这件事。

后来,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这次没考好,妈妈嘴上说她不在乎,但我可以看得出,她心里十分在乎,为什么妈妈会这样虚伪!”

施燕说,孩子到了三年级,自我意识变得强烈起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会怎样呢?”

找对策:多看优点少提缺点,避免冲突

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老师何慧玲看来,学生到了三年级出现一些不适应很正常,“不应该人为夸大三年级现象,制造紧张情绪。”

何慧玲说,小学从低段进入中段,孩子出现不适应,这是因为学习要求更高了。怎么办?她给了父母几条方法:

1、关注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速度,让孩子尽快度过这种不适应。比如孩子在家里做作业,家长不要轻易去打断,要给他规定一个时间,完整地完成作业。

2、孩子出现不适应以后,家长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放平心态,不要唠叨,不要给孩子提太多要求。

3、相信孩子,不适应是暂时的,家长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共商对策。

4、多看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有自信,如果老提缺点,跟孩子的冲突就会多起来。

5、多和孩子一起阅读,聊聊书,问问孩子最近看了哪本书,内容是怎么样的,什么片段印象最深刻,喜欢什么样的语句?你和孩子会有更多共同语言。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