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史上最好考”

2015-11-30 08:2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年国考“史上最好考”

2016年度国考笔试昨天(29日)在全国900多个考点举行,近93万人走入考场,参考率约为87%,最终考录比为33:1,不愧为“史上最好考”的一年。记者了解到,此次申论主题聚焦“公共素养与大国意识”,直面国民素质问题。

14万考生缴费后弃考

上午8时,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小时。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已有大批考生等候在考场外。寒风中,不少考生更是争分夺秒地翻看着手中的复习资料。

“纯裸考。”已在一家小有名气的民企工作了4年的小于坦言,都说今年最好考,招用单位多,报名考生少,所以家人让她来试试身手,“本来是和男友一起报的名,不过他选择了弃考。我也无所谓,成功了就多个选择。”

今年120多个国家机关计划招录2.7万余名公务员,比上一年增加了近5000人。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公考招录人数总体说是条振荡上扬的曲线,在2009年小降了200多人,2014年又锐减了1000多人,但随着2015年度的扩招,2016年度又创下历史新高。

与之相比,近年的报考情况却反其道而行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天统计的数字显示,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06.9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近14万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7%,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33:1。而这一比例,在2015年度为40:1。

二战文学作品成考题

上午11时,考生陆续走出考场。“行测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但有一些题目比较奇葩,不按常理出牌。”一名考生告诉记者。他指了指灰蒙蒙的天空,“比如雾霾,需要考生在判断PM2.5达标、PM10超标的情况下,哪种污染减排方式合适。”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考生,普遍反映今年考题阅读量大,比较难。

华图考试机构有关专家介绍,此次行测整体难度不高,与上年基本持平。考题紧扣今年的时政热点,考察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丝绸之路、食品安全法、空气污染等。此外,还有经济领域的机会成本、完全垄断、边际效益等,还涉及到地球演变过程中的有关恐龙的相关知识。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