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庄小学开发70门跨学科主题课程

2015-11-30 10:43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开发70门跨学科主题课程——多学科知识 融进一堂课

一节100分钟的主题综合课程,涵盖了综合实践、科学、语文、音乐和英语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教师次第登场;著名表演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走进学校,带着孩子们领略诵读、皮影戏的魅力……11月25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暨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在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召开“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主题教学活动研讨会”,白家庄小学四个校区同步展示了该校努力创设的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多彩课程体系,受到了与会教研员和专家的积极评价。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北京教科院副院长褚宏启等出席了交流研讨会。

多学科教师

同授主题综合实践课

在五年级一节名为“品中秋”的主题综合实践课上,综合实践课教师蒋雨晨和孩子们一起用20分钟“话中秋”,探寻中秋节的来历、演变过程和习俗。

小组合作登台展示本组同学课下搜集的中秋节日素材,其他同学当场作出评价。同学们有的展示了有关中秋节来历的资料,有的则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示了中秋各地习俗。

探索完中秋的来历和习俗,该科学课教师郑博森上场了,他要在30分钟内带着孩子们“探中秋”,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月有阴晴圆缺的原理。

与以往此类教学交流现场会不同,此次研讨会特设了四个会场同步上课。当郑老师在学校本部主会场和学生热烈交流时,望京新城校区分会场的同学因数次举手而没有发言的机会还向老师提出了小小的“抗议”。

语文综合教师石文君又将孩子们带入一个满是诗情画意的境界。在30分钟里,老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即兴猜出诗名;学生现场吟诵《静夜思》《望月怀远》等经典中秋诗篇;最后,悠扬舒缓的音乐声响起,师生即兴现场对诗,老师给出上句“月圆人不圆”,学生立即抢答,一位女生对“此事古难全”,而一名男生则对“月缺人不缺”,老师说“月色如银笼故里”,一名女生则答“身在异地心系乡”……

最后20分钟则是平行选修校本课程时间,全班同学根据各自爱好、兴趣,可选上英语绘本课,也可上歌声颂情,还可选上书香墨韵(书法课),或巧手绘情(美术课)。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