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会上来了一群“特殊”求职者
每年秋冬季节,双选会都会成为各个高校的一道风景线。前不久,记者在重庆大学城多个高校走访时看到,今年的双选会依然吸引了国内众多的知名企业参加,而前往双选会上求职的应届毕业生也是络绎不绝。
在重庆师范大学的双选会现场,记者遇见了一群“特殊”的求职者。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这群求职者既不是该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手里拿着的毕业证书也和其他求职者不一样——证书是全英文的。
记者经过一番打听,得知这群求职者都是英国某所大学的毕业生,留学归来都遇上了找工作难的窘境,听说高校正在举办双选会,于是决定结伴来投简历。“回国这 几个月来,我们也在网上和人才市场找过工作,要么就是工资太低,要么就是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一位女生郁闷地表示。
陪同女儿一起来的张女士谈起孩子留学归来的求职经历时,也无奈地对记者说:“起初送女儿出国留学就是为了让她能够拿到更具含金量的文凭,回到国内可以找到 更好的工作,根本没有意料会这么难。”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为了支持女儿留学,家里不得已卖了一套房子才勉强凑足了女儿这几年 在国外的费用。可是,本以为女儿回国后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薪酬还不错的工作,能够减轻一点家里的经济负担,没曾想如今还要继续承担女儿的生活费用。
“海归”的吸引力去哪儿了?
不可否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留学海外,并且越来越年轻化,曾经顶在“海归”头上的耀眼光环越来越暗淡,“海归”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但是,一边是“海归”就业难,一边却是留学热持续升温。记者在重庆多所重点中学走访时发现,很多学校都开设国际班,报名就读人数近几年成倍增长。某师范大学附属高中国际班的负责人很直接地告诉记者,读国际班的学生,都是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