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博士办私塾按需开课 学生弃高考选自考(3)

2015-12-09 08:33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历史学博士办私塾按需开课 学生弃高考选自考

书院教学方式,得到当地教育部门支持

也有人认为,这种模式太“应试”,只适用于偏科严重的孩子

书院在龙游设立分院得到当地政府支持。龙游县分管教育副县长陆民说,老百姓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选择性不断增强,单一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吴志坚的办学模式,打通小学、初中、大学、研究生的晋级渠道,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对兴趣爱好的选择。作为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的有效补充,值得探索。

但也有业内人士并不认同,“感觉孩子一开始就在为考研做准备,走了一条比体制内教育更‘应试’的捷径”。

“基础教育阶段讲究全面,接触语文、英语、科学、数学等各门课很有必要,这与高等教育讲究精与专是不同的。这家书院的孩子,早早停止数学、科学的学习,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这位人士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只适用于偏科严重的孩子,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并不适用。

“当今教育的大病在于普遍性的焦虑”

吴志坚1969年出生在龙游溪口镇, 1987年考上南京师范大学,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至镇海当中学教师,1999年考上南京大学研究生,后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他和爱人在杭州有个富足安康的小家。

记者:让儿子退学,与你对教育的认识有关系吗?

吴志坚:是的,从小学读到博士,我经历了中国教育的所有过程,站在终点回顾,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充满了令人痛苦的无效浪费,与高等教育脱节,而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也是脱节的。

记:办学对你来说是一份工作?还是兴趣爱好?

吴:我在浙江图书馆负责学术,还是浙江省仅有的元史专家之一。办书院对我来说不是工作,也不仅仅是兴趣,而是我愿意付出所有、燃烧自己生命的东西。

记:创办书院宗旨是什么?收费如何?想办成一个盈利颇丰的教育集团吗?

吴:我创办书院宗旨很简单,就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人。目前是学费每年八万。

书院我投资了几百万,最大的投入是心,其次是理念和智慧,再次是良好的教育资源。书院将来肯定会“盈利颇丰”的,因为必须有盈利才能发展。我们的愿景是建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小而精,最终社会化。这样,我死了,她还能顺利发展。

记:你对学生家长有什么建议?

吴:在很多国家,在家上学很常见。从家长的角度看,我觉得还是要淡定。如果孩子在学校很好,那也不必退学,如果觉得在家学习好,那退学也无所谓。当今教育之大病,不在于上学或退学,而在过于焦虑急躁,有一种普遍的焦虑症。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