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读本科的高小凡(化名)从高中起就来了美国,对于在寄宿家庭生活两年的体验,高小凡评价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体验到了许多在寄宿学校体验不到的经历。她所在的住家是政治世家,家中有7个孩子,高小凡不仅有机会见到各种州政要,生活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对她个性的培养和塑造也很有裨益,“两年时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的托福口语分数也上升了许多。”高小凡对住家很感激。
同样在美国读高中,小六(化名)则选择从一开始的寄宿家庭转入了学校宿舍,“住在别人家里,会有一种无形的拘束感,且很多时候住家并没把自己当作家人,那种失落和区别很明显。”对小六来说,住在学校反而更独立自由,室友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平等。
很显然,不同小留学生因各自经历的不同对寄宿学校和寄宿家庭分别有着不同的评价,中加学校教师樊京伟建议,寄宿学校和寄宿家庭各有优缺点,小留学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寄宿学校或家庭各有优劣
“寄宿学校的环境足以让家长放心,安全是一方面,学生衣食住行都在学校,与同学、老师都能进行适当的人际互动,对学生的生活独立能力也是一个锻炼。”樊京伟提到,住在学校还会对小留学生的学业课业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老师,也有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
而寄宿学校相对美中不足的地方则是相对“封闭”,小留学生一直身处学校的环境之中,如果没车更是“寸步难行”,加之容易形成狭隘的人际圈,融入国外文化和生活也成为相应的难题。
寄宿家庭则相反。住在寄宿家庭,小留学生感受到的更多是一个本土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当地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小留学生融入当地生活圈、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水平都很有帮助。寄宿家庭的缺点则在于小留学生可能会面临习惯及文化甚至宗教的冲突。住在寄宿家庭里,对于食物、作息时间、出行安排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不能全由自己做主,而要以适应寄宿家庭为主,与寄宿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各种类型的摩擦和冲突也很常见。
“娇气娃”不适合寄宿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美国中学部总监卢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一组数据:“我们从2007年开始送学生去美国念私立高中,每年都有5%到8%的小留学生会和寄宿家庭闹矛盾。娇生惯养的孩子不适合选寄宿家庭。”卢巍表示,有些孩子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和寄宿家庭之间是付费与服务的关系,所以行事很自由散漫。
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寄宿中学?英国卡尔福德学校校长约翰逊·芒迪认为需要考虑五个要素:学习成绩、学校是否接受国际生、学校是否有相当比例的当地学生以保证孩子能够感受当地文化,学校是否和校外学生关怀机构有联系以及交通便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