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使投资人’是我父亲,是他给了我折腾的起步资金,没有他不会有我的今天。”李檬说。
1997年年底,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学的李檬收到了一张3万元的汇款单,这是父亲从老家发给他的启动资金,他用这笔钱租了40台电脑,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小网吧。从网吧开始,他后来又承包了小吃城,创办了网络广告公司、新媒体网络公司。18年过去了,如今他已身为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旗下有61万自媒体营销人。
1988年出生的创业者黄博渊的第一笔“融资”也是父亲的20万元。在装修行业内打拼了20年的父亲不仅给予他资金,还有经验、资源,使得黄博渊更加理解行业,他开发的“豪斯VR”在线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室内设计师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观看体验,也使得父亲的传统装修生意有了新的增长点。
任何时代都不缺有想法的年轻人,在寻求政府基金、专业投资机构、银行借贷之前,不少年轻人是从家长手里接过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拿着这笔最容易也是最有分量的一笔钱,他们迅速投身创业实践,并渐渐成长。
没有人相信我的时候,只有父母支持我折腾
李檬读大学的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电脑还是新鲜玩意儿,学生好奇却很少有人拥有。一直对做生意、营销很有兴趣的他懵懂地觉得,开个网吧能挣钱。
开网吧需要租店面、租机器,李檬想到了向家里求助,“那时没有其他筹钱渠道,只可能问父母要钱”。
“为了显得正式点”,李檬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信里详细写了他想干什么、想怎么干、有什么风险。他给父亲讲赚钱的逻辑:我按月租电脑,却按小时租给同学,肯定能赚钱。
那个年代网站都屈指可数,父亲没上过网也不知电脑的魅力,他只是相信儿子并希望儿子去闯闯,从小就告诉李檬:“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自己负责。”
虽然父亲二话没说就给李檬汇了3万元,但李檬知道这相当于他200个月的生活费。母亲时常安慰他:“赔钱了没关系,压力别太大”。
如果说李檬求助父母是不得以为之,但到了2014年创业浪潮涌起,专业的投资机构频现,愿给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黄博渊第一笔20万元启动资金的还是父亲。
黄博渊的父亲20年前“下海”,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家装行业的人。黄博渊从小最常玩耍的地方是父亲的公司和装修工地,他见证了父亲做生意的起起伏伏,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三口卖了房子在公司里住了两个月。
可是,黄博渊没想过接父亲的班,毕业时他遵从自己的理想成了世界龙头企业的汽车设计师,主要负责把虚拟现实和汽车行业相结合。与此同时,父亲“今天听到互联网+家装,明天听到要颠覆传统行业”,他有危机感却只能想到建个网站、做点网络营销之类的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博渊把自己制作的虚拟现实产品给父亲展示,前卫的技术和超现实的体验感,让50多岁的父亲露出了只有在孩子脸上见到的惊讶感。他问儿子:“这可以应用到家装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