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半地下的简易图书室不足千平 没有桌椅只供学生借书
北青报记者近日到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探访该校的图书馆,当记者问起学生们“图书馆在哪儿”时,一位大一新生指着东区大门附近的建筑说,“就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半地下室,那是个简易的图书室,图书馆新大楼还没有盖好呢。”
北青报记者随后来到学生活动中心的地下入口,周围未见“图书馆”的正式门牌,玻璃门窗上仅贴有A4纸打印的“图书馆”箭头标志。正值下课期间,前往地下室的同学络绎不绝,大家抱着书来去匆匆。隔着玻璃望去,这间地下室被分成两个区,一部分用作学生室内羽毛球场,另一侧则是简易图书室,屋子摆着密密麻麻摆满了大书架,各书架的间距约1米左右,空间显得很局促,其中一两个书架横七竖八码着书,也没人整理。
在几百平方米大小的图书室内,北青报记者留意到,图书室分第一、第二书库,室内入口处只设一个图书工作台,狭窄的廊道口放有一台自动借书机,三五个学生排队等待,进出的走道因此被“堵住”。环顾四周,简易的图书室内并无桌椅。“地方太小了,只够借还,我们都是到教学楼去自习。”来自政府管理学院的一女同学告诉记者。另一位研一男生抱怨道,“这里的书也不全,新书更得慢,写论文时候需要找资料,只能预约学院路的老馆或者自己上网买,很是折腾。”
北青报记者问起主教学楼对面的新图书馆何时能对外开放时,研一的同学摇摇头,“楼修了两三年,现在还在弄。有老师说今年开学会启用,结果还是没开。”
探因
新图书馆并未纳入首期最先建的项目规划
据北京市规划委昌平分局的消息,中央财经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规划是“计划按一、二两期分期建设,分期分阶段实施”。校区一期第一阶段工程完工时间在2009年,包括学生宿舍、学院楼、主教学楼、学生食堂、活动中心5个单体项目组团。而该校图书馆项目位于校区C10地块西北角,该地块在整体规划时没有被纳入第一阶段,而是一期第二阶段,据昌平规划分局的公文,这一阶段项目在2010年之后才陆续破土动工。因此,在2009年新校搬迁时,2008级和2009级近4500名中财新生入住沙河,而此时的图书馆的“硬件配套”并未随员跟进,而是留出了大块空地待建。
等到2013年年初,该校校园新闻网上刊登了新图书馆项目全面施工的消息,“项目在去年(2012年)完成相关前期手续准备,并于2013年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校内物业:精装修工期长
自2013年至今,又两年过去了,为什么这里的8000余名学生仍然没用上新馆呢?带着疑问,北青报记者来到中财沙河校区校内的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答称,“新馆主体工程在今年年初完成得差不多了,但室内的精装修和设备安装还一直在进行,你去看,里面工人们还在忙活呢。”
据学校官网的规划简介,作为沙河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地下2层,内设多媒体视听室、研讨室、会议室,是集学术活动、研究讨论空间为一体的学习中心。
北青报记者随后检索到公开的招标公告,该图书馆项目主体竣工时间在2014年12月,竣工验收时间在今年1月份,主体竣工不包括精装修项目。今年7月、8月,图书馆相关采购招标信息也相继在政府采购网公示。“因为这是综合性的场馆,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装完了,还有书籍运输和摆放。这么一算,至少也得到明年5月后才有可能开了。”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