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多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规划普遍较晚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投入使用时间晚于学生入住时间,使得学生长期处于没有正式图书馆可用的境地,在多所高校中存在。究其原因,无外乎规划较晚、工期较长。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今年9月开学时投入使用,但规划中的新图书馆仍在建设中,外部可以清楚看见裸露的钢架结构。与中财沙河校区类似,其“临时图书馆”也位于校内综合教学楼的地下一层,面积只有约1400平方米,外部有书桌供同学们使用。北邮沙河校区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新图书馆的主体工程已经于11月18日封顶,即将开始二次结构砌墙、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要真正供同学们使用,预计要等到明年9月或10月份。
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的新图书馆设计新颖,宽敞明亮,藏书90多万册,有充足的学生自习空间,是该校学生的骄傲。但这座图书馆去年12月27日才正式投入使用,比新校区有学生搬入整整晚了三年。在此之前,北建大也是用临时图书室的形式满足同学们的借阅图书需求。
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建设为什么普遍晚于其他硬件设施的建设?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锐英告诉北青报记者,首先,一所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工程巨大,所需经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图书馆虽然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但因为建设经费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先建哪个后建哪个,就需要掂量。王锐英说,通常大学新校区需要先具备基本的功能,满足师生吃、住、行、上课的需要,即先要建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然后再考虑实验室、图书馆等。这都取决于学校对新校区的设计规划、施工场地、经费是否到位等因素。例如,北建大就是将新图书馆的建设放在了大兴校区的二期工程。而中财沙河校区2009年学生入住,2013年新图书馆才完成前期手续开始施工,显然图书馆的规划是较晚的。
其次,一座图书馆的内部装修、图书进驻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中财的新图书馆去年底主体竣工,但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如今仍在进行之中。北邮沙河校区的图书馆如今也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作人员预计需要近一年时间。除了软硬件建设,一座图书馆的图书入馆、摆放也是巨大工程。北建大新图书馆的大部分藏书是从校本部的老图书馆搬来的,其余是逐年新采购补充的。新馆去年底投用时的藏书有90万册,其进场、分类整理和摆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我们新图书馆现在也没有最终完工,还在进行内部优化调整。”王锐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