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治学与自由创新

2015-12-21 11:52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严谨治学与自由创新

胡适先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就是要勇于突破固有的东西,大胆创新,但要把想法变成现实,还必须经过科学的认证,充分考虑可行性。前者是情感的或者说带着强烈的感性色彩,体现了自由放松的心态;后者是理性的,带着强烈的理性色彩,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精神。

什么是严谨治学?严谨就是严密谨慎。严密,周到细致;谨慎,小心。治学就是研究学问。严谨治学,即以严谨的态度来研究学问。

在研究学问时,一方面要做到严密,周到细致,既要在大处着眼,有宏观性、全局性、系统性思考,也要从小处着手,有微观性,细节性观察;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尊重规程,尊重科学规律。

严谨治学要求我们努力做到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探索和尊重科学规律,并认真按照规律来办事。严谨治学,一言以蔽之,是一种治学的态度、精神、境界,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和风范,这就是实事求是。

严谨治学对于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传授知识,教师向学生解疑答惑是常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待知识、问题的态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学生的学习尚不是在纯粹地做学问,而是向教师学做学问。在教师引导下探索求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方法的训练,以及严谨治学的态度、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严谨治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持久的,深远的。

当然,没有自由,严谨治学就会举步维艰,追求真理的人就会被捆住手脚,使本来就很难的创新难上加难。怀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指出:“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陈寅恪说,追求真理就要抱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因此,我们的校园,一定要建立自由创新的制度与机制,一定要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文化。

有了这样的制度、机制和文化,我们就能解放思想,有了这一前提,我们就能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我们坚信,在这样的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同样将是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人,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人。说到底,严谨治学与自由创新的结合,是关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的问题。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