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街道都有校外教育活动场所
西城区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努力在优化校外教育布局、均衡配置资源、完善校外教育功能上下功夫。在数量上,每个街道都有校外活动场所,每个学区都建起了1~2个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让学生、百姓就近享受便利的校外教育服务。而在质量上,西城以学区为单位,注重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注重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向基础弱的学校倾斜。
此外,西城区还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改造教育机构。全区不断改善校外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三年来,累计投入1.8544亿元用于校外教育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对于个别需要彻底解决的,坚持内部挖潜,新建教育机构。
2012年,在面临小学入学高峰压力、学校用地面积紧张等困难情况下,西城区坚持拿出一所小学校址,投资近亿元新建了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新馆建筑面积一万平米,比原馆扩大了三倍且设计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先进,在规模及功能上位于全市前列,为开展校外教育再一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统筹融合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西城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科学统筹区域资源,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了校外教育机构办学功能,为校外教育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西城区教育系统内部实现了跨学段、跨校际、跨类别的资源共建共享。各学段间、学校间、职成教育和校外教育之间的教育设备设施打通使用。全区中小学的2个专业音乐厅、1个专业剧场,310个实验室、101个图书馆、510余个各类专业教室等教育设施全部向校外教育开放。
除了校内资源,西城区还打通共享各类区域文化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使辖区范围内的各类科技艺术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能够为校外教育服务。目前,全区2个青少年科技馆、9个国家级剧院、5个文化宫(馆)、近百家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场所向校外教育开放,大大拓展了校外教育发展空间。
校外教育丰富多样发展,离不开一支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西城区充分发掘和共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人力资源,促进师资资源共享。
校外教育机构的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学校指导和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中小学教师在教好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精心开设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开展课外教育活动。
此外,西城区还充分发掘家长资源优势,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邀请部分家长走进教室开讲座,作辅导,为学生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成功人士、文化传人走进校园,开展“开学一课”和“三进三百”活动(非遗项目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名人学者进校园,百场国学、百场武术、百名非遗传人进校园),教育引导学生励志、成才,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民族情怀。以上四类老师,为校外教育发展提供了数量充足、专业优质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