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艺考时,各省市的艺术类专业考试陆续拉开帷幕。近期,教育部出台政策,要求提高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划线标准,立马引起广泛关注,更有人称今年是“史上最严艺考季”。这实则释放出一个信号:艺考生的综合素质将日渐受重视。而艺考、高考的变化其实影响的并不只是高中生,也包括整个中小学阶段,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关注孩子的艺术培养。那么,孩子艺术素养培养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升学走“捷径” 艺考“高烧”难退
每到艺考时节,“艺考热”这一老话题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去挤艺考的“独木桥”,且人数一年比一年走高。有调查显示,从2002年至2015年10余年间,全国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万余人激增到超百万人,增加了30多倍。同时,热门院校招考更是“高烧”不退,北电、中戏和中传三所高校艺术类专业每年总招生计划不到2000人,但报考人数却达到了7万多人。
虽然选择艺考这条路的学生逐年攀升,但并非都是出于热爱或兴趣才选择。正如有家长所说:“每年能通过文化课进入大学的就那么点人,剩下的人只能是艺考或者想别的办法了。”这也就是所谓的“艺考捷径说”。很多艺考生都是抱着“上大学”的目的,其中不少是看中了艺考文化门槛低这一好处,希望利用艺术成绩作为升学的敲门砖,在这样的背景下,艺考“高烧”的现象一时还是难以退去。
其实,在艺考之外,高校的其他艺术类招生也备受追捧。以近期的2016年高水平艺术团测试为例,同样受到了很多艺术特长生的青睐,各所具有招收高水平艺术团的高校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报考学生。究其原因,学生参加艺术测试合格后,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录取的政策,这也成为许多学生及家长趋之若鹜的一大理由。
艺考并不“易考” 考艺术更考综合素质
文化成绩标准提高,艺术类专业考试形式改变,考场规范更加严格……随着艺考各项政策规定的出台落地,今年的艺考被称为“史上最严艺考季”。对于不少考生而言,这无疑是给艺考之路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其实,自2014年起,教育部已曾发文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今年再次提高文化成绩的划线标准,其所释放的信号也显而易见,艺考不只要看艺术素养,更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最严艺考季”,今年的新晋艺考生周蒙已经在做着准备,他是广渠门中学的高三学生,将要参加今年的播音主持专业艺术考试。近期,他已经报考浙江传媒学院,本月23号就是初试时间,从两个月前开始,他坚持每天早起练声,并学习上镜、面试交流技巧等。同时,他也关注着上海戏剧学院,“我从往年的考试中知道上戏对形体、特长有要求,现在我也在练习舞蹈、唱歌,准备才艺展示。”因为高中阶段一直是学校管乐团、合唱团的成员,对此,周蒙还是有着一定的信心。
前几日,从新闻中了解到了艺考要再提文化成绩,但他却表现得很淡定,因为对自己的文化成绩比较自信。选择艺考这条道路,是从刚进入高中就定下来的,当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等水平,但从小热爱主持演讲,他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方向。在他看来,学业特长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艺考这个“独木桥”上,考生们要面对的考验和承受的压力其实并不少,要比拼的也是综合素质和真功夫,这和许多人心目中的“捷径”已经相去甚远。艺考的功能应该是给热爱艺术的人提供机会和平台,是否选择艺术道路,是否从事艺术职业,兴趣和天分很重要。毕竟,艺考是培养和发现具有艺术天赋或能力的人,而不是培养大批的“艺考者”。
事实上,艺考是坦途还是囧途,取决于考生为何而来。有专家认为,缺乏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即使通过刻苦训练考进高等院校,也会学得很痛苦,将来也很难在专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艺考需要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