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要求
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
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此次出台《意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其中就明确要求“学校要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要积极探索校本作业,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作业研发、审核、总量控制等环节的责任人。”
在“加强作业的布置与管理”方面,《意见》还指出:加强作业管理,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这一新规的实行,可以说“解放”了许多被孩子家庭作业所累的家长,相关教育人士表示,尽管现在强调学校和家庭共同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但学校确实不应把本该是老师承担的任务分担给家长,尤其是批改作业等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意见》的规定能够缓解这种情况,学校和老师在自省的同时,也应当鼓励家长加强和学生在课外时间的互动交流。”
与此同时,《意见》还对老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而针对学生作业的批阅结果,老师也要及时做出反馈,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
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不超两小时
每门学科只许配一本作业本
另外,在中小学生的作业管控方面,《意见》延续保留了国家《教育法》以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
在作业总量方面,《意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指出,每门学科只允许配备一本与教学进度相配套的课后作业本,这对于控制作业量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而且,学校须按年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分析作业的质量,每学期开展一次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事实上,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间的规定,省教育厅并非首次发文,但执行并不容易。相关教育人士表示,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作业总量用时减少持谨慎态度,认为“读书怎么能减少作业”,另一方面,在以考试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环境没有彻底改变前,学校作业量减少,一些家长也会为孩子购买练习册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