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是学出来的:你是“亲生后母”吗?

2016-01-12 13:35 华商网-华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好父母是学出来的:你是“亲生后母”吗?

“亲生后母”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实在让人心痛。孩子是她们亲生的,她们从主观方面、从内心非常爱孩子,但由于观念陈旧,方法错误,好心办了坏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陕师大附小第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陕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少梅教授认为,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家长们要不断交 流、学习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并从自身做起,做最好的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做好榜样,才会远离“亲生后 母”现象,把孩子培养得健康、阳光。

包办和不陪伴是常见的“亲生后母”现象

“亲生后母”现象主要有哪些不好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媒体曾报道过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有的亲生父母,因孩子的不听话,或成绩差,就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能把孩子打死,这是最极端的“亲生后母”。

其他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陪伴问题,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多陪伴,但现在父母多以工作忙、需挣钱、没时间等理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即使和孩子在一起时,也是不停地打电话、看手机、玩电脑等,种种行为表现出对孩子的漠视,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还有的“后母”,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如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早上醒来,“后母”为孩子穿衣,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盛好饭、收拾好书包、系好红领巾……结果等孩子上中学、上大学了,还是没生活自理能力,被同学嘲笑,自卑、怨恨由此产生。

种种“亲生后母”现象,给孩子最终带来的都是苦恼、茫然不知所措。

陪伴成长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在一起

远离“亲生后母”现象,家长的学习很重要。李少梅教授说,身教重于言教,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做了父母,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做好父母。

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的困惑是,现在社会对家庭教育很关注,各种家庭教育的讲座、书籍层出不穷,众多的方法、理论也很多,但听完看完后,还是觉得很茫然。听得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李少梅教授建议,家长学习很重要,但学完以后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内省,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才会有所提升。另外,对于家长来说,不 需要懂太多家庭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规范自己的行为,控制好情绪,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并不是自己一定要放弃工作,在家一心一意 带孩子。

因为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举个例子,在《爸爸去哪儿》的一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把父亲和孩子放在一个封闭 的房间内一小时,看他们如何交流,这其实也是看父亲的教育方式。当时刘晔一直在看手机,而孩子一个人在旁边玩,这种“陪伴”孩子显然感受不到父亲的爱,陪 伴效果很差。

真正的陪伴是营造出和谐氛围,和孩子平等交流,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管是学习、玩乐、阅读,都非常快乐!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曹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