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是学出来的:你是“亲生后母”吗?(2)

2016-01-12 13:35 华商网-华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好父母是学出来的:你是“亲生后母”吗?

好习惯养出来 再不要为孩子整理书包了

培养孩子的各种好习惯,将会让他受益一生。而这些好习惯,李少梅教授总结主要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道德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

生活习惯贯穿在家庭生活当中,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证孩子日常生活规律性,家长不要包办。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每天的书包 就应该自己整理,开始对自己负责。最好是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根据课表,将第二天上课用的书本、文具等,装进书包,看似小事一桩,其实是孩子为自己负责的开 始。如果一直是家长帮忙整理书包,偶尔拉了课本,孩子就会埋怨家长,将怨气、责任推到家长这边。所以,从今天起,家长们再不要为孩子整理书包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们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车窗抛物、随便丢垃圾、闯红灯、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等,孩子自然会跟着家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阅读习惯一定要养成,越小、越早养成,孩子越早受益,因为阅读可以使人思考、宁静、反思,不会冲动,而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定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阅 读,为孩子挑选适合的读物。图画书画家、太阳娃儿童美育课程总监黄丽女士认为亲子阅读列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孩子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会合乎规 范,遇到一些问题时,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习习惯养成,家长切忌不要打扰孩子的学习,在孩子学习时,一会送水果,一会提醒他这错了、那写得不好,这样会严重打扰他的专注力,造成学习不专心、做作业拖拉的毛病。

好沟通听出来 多观察多听孩子说

放学后,一年级的凡凡回家给妈妈说:“妈妈,亮亮是坏蛋,他朝我洒水,还弄湿了我的书,撕烂了我的本子,我很想打他。”

听到这样的话,有的家长会说:“没事,你打他,不要害怕,不能让他欺负你!”

有的家长会说:“你告诉老师呀,一定要让老师知道他的不对,要老师帮忙,要不以后再欺负你怎么办?”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不会吧?亮亮不是你很好的朋友吗?怎么会做这种事?”

…………

以上的命令、说教、怀疑式的家长回答,其实都是不良沟通。良好的沟通应该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语气等,引导孩子说出更多的内容,确认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武断地告诉他怎么做。

再举个例子,孩子在家里看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但家里又来客人了。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有的家长会直接命令:“把电视关了,到一边去!”有的会训斥、责骂:“没看到家里有客人吗?这么没礼貌,把电视关了!”……

李少梅教授建议,良好的沟通应该是分三步走,“行为+感受+影响”,可以告诉孩子,你这种把电视声音开很大的行为不好,可以这样沟通:“电视声音太大了,我心里很烦,因为影响到我和客人谈话了,你能不能关掉电视机或把声音放小点?”

这种尊重孩子的沟通方式,才是良好的沟通方式,当然,有时对一些不良习惯养成的孩子不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经常用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会很阳光。

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你中招了吗?

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身心疲倦,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

华商报记者 曹运静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曹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