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大城市将面临出生人口增加的压力。“公办园数量少、太难进;私立园收费高、伙食差……”在一些网民看来,给孩子选个合适的幼儿园特别难。
在此间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入园难”问题,为三年后的“二孩一代”未雨绸缪。
难点一:为入园家长“跑断腿儿”怎么办?
北京“单独二孩”新政放开后,北京新出生人口并未出现“井喷”,但出生率创下新高。2014年,北京市常住出生人口为20.8万人,出生率为9.75‰,达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去年有400多个家长提交了报名材料,但我们只能招收100多个孩子。”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建丽说,每年还没到入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天天来问。真的天天来,十分辛苦。可是实在是学位不够,很多进不来。”
李建丽提交了《关于推进幼儿园招生改革的建议》,提出当学位与入园需求的矛盾较大时,幼儿园时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由于招生规则不够明确,“招谁不招谁”缺少依据,造成邻里矛盾、人群纠纷。
她建议,今后入园参照中小学“学区制”的管理办法,根据对当地适龄儿童数量的测算,划定一定学区范围,采取网上报名、录取的方式有计划的招生,减少群众“四处询问”的焦虑。
难点二:民办园“太贵”负担不起怎么办?
“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咨询、报名人数增加,有的准妈妈还在备孕,就担心幼儿园学位、学费等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说,家长比往年更加焦虑。
与公办幼儿园的托儿费相比,民办幼儿园动辄三四千的费用,令一些家长望而却步。许多家长其实并不挑剔“公办”还是“民办”,只是渴望收费合理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