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网上听大学课 大学先修课被疑“招生战”(3)

2016-01-29 15:20 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高中生网上听大学课 大学先修课被疑“招生战”

大学“先修课”山头林立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不同地区都曾尝试开设过大学“先修课”。这其中,有的失败了,有的还在继续探索中。

最著名的应该是2013年启动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re-University Courses,简称AC)”和2014年启动的“中国大学先修课(China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两块牌子,一字之差,却分属不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算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性开发建设的大学先修课程,由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自2013年2月正式启动,目前共有207所中学参与课程试点工作,1万多名学生选修。更重要的是,学生成绩被作为北京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此举被认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北约”(与其相对应的是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华约”)联盟产生的渊薮。

中国大学先修课由中国教育学会牵头组织实施,发起人则是如今慕课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对比成员名单及线下教学项目试点中学名单,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它与如今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的亲缘关系。在这些大学先修课联盟间,“犬牙交错”的状况十分明显。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主任包军说,“学校一部分学生选修CAP课程,一部分选修AC课程,加起来有200人左右。作为中学来说,只要有条件,我们倾向于每个联盟都进。”

另外,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兴起,作为国内慕课缘起的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下简称AP)近年来在国内中学日益火爆,许多中学的国际部将其列为专修课程。来自美国大学理事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注册美国AP课程的学校已达200多所。“中国学生选择美国AP课程,可以降低进入国外大学的难度,他们能很快适应国外大学学习生活,真正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对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主任郝智勇介绍说,该校2009年开设的国际班目前已发展到480多人,占国际部学生的40%,每年有4成学生被排名美国前20名的大学录取。

顶层设计需加强

2015年11月慕课理事会的成立也引发了一些猜想:这会不会是继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解散后出现的新联盟?慕课理事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对此明确表示:“我们成立理事会,绝不是几所高校联合‘掐尖’的新‘某约’,而是高水平大学与中学共同担当、共研教育衔接的协作共同体。”

不过此前,已有江苏学生在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考试中获得A-以上成绩而免初审直接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资格。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也曾透露,考虑先修课与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衔接,先修课考核特别优秀的,经过专家组考察后,可以直接在自主招生中获得相应认定。先修课成绩与自主招生要不要挂钩?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挂钩要挂得恰到好处”,挂得过硬会重蹈学科竞赛的道路,希望“先修课”动力来自自主招生机会,的确值得商榷。

南京一中校长尤小平则表示,这种方式只能面向中学里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目前的高考体制还是以分数说话;“另外,美国的AP课程是一个体系,大家公认;而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先修课程都是自成一体、各自为政。”

“从长远发展看,该不该由某个或某几个大学主导?学生们选修这些课程后是否只能申请北大或另外几所高校,其他学校是否认可?这些问题值得思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由单个高校开办中国大学先修课,学生获取的成绩被大学承认的范围极其有限;课程开设尚不够规范、科学、严谨,如设立什么课程、什么样的老师来授课、什么样的学生能选修、如何评定学生的成绩等都无统一标准。

如何改变目前国内先修课的这种“无组织”状态?很多教育人士呼吁国家教育部门进行顶层设计,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来进行组织。

“我们需要成立一个更大范围内结盟的高校理事会,把政府教育部门、各地考试院、教育学会等机构的部分职能合并。”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郭娇指出,美国AP课程成立的大学理事会就是一家非营利的运营机构,既管理着美国高考又负责AP课程的全部环节,还把两者与大学招生、教务、学生工作等打通。郭娇同时表示:“这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只要顶层设计把大方向定好,中国慕课的前景还是十分美好的。”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彭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