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期末战”:忙碌的期末,忙出了啥

2016-02-01 08:49 央广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高校教师的“期末战”:忙碌的期末,忙出了啥

晚上9点,北京某211高校教师王阳关掉了办公室的灯,带上280份高等数学科目的试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他打开手机,才发现微信群里炸了锅。同事分享了两张对比照片:一张是开学时精神饱满的教师形象,另一张是学期末,老师们疲惫不堪的神情。其他老师纷纷表达了同感,“这段时间实在太累”。

这一天当中,王阳监考了两场期末考试、上交了自己三千余字的工作总结,还填报了院级课题的申请表。为了让高等数学科目的成绩能在两天之内公布,他批阅试卷直到一点才睡。

高校教师的“期末战”,从考试周的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命制试题、组织考试、批阅试卷、试卷总结,上交本学期教学总结、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各种任务充斥在期末的工作安排里。

最近,王阳和同事们每天中午只能在办公室眯上一小会儿,这样“疲于奔命”的日子“把老师们都榨干了”。王阳说,“我已经老了,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匆忙的节奏了”。而他才满37岁。

“平时就课程多、备课量大、压力大”,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河南某高校教师王慧超来说,一到期末更是“超负荷运转”。白天监考、晚上改卷,整天连轴转已是常态。

这个期末王慧超监考二十场,挺过来后,她整整睡了一天。王慧超吐槽道,年轻的老师还能扛扛,年纪较大的教授实在忙不过来,也只好让研究生帮着改本科生的期末试卷,“这次,学院平时身体最好的两个老师都累倒了”。

有限时间被行政事务挤压

1月7日,在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会议即将开始时,院内青年教师李思涯突然冲到院长甘阳面前,称对方未依时解决他的职称问题。这件事在教师群体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期末,各种评比总伴随着“纠结”一起到来。

最近,王慧超也显得特别紧张。在学期末,她要汇总自己一个学期的工作量,为评职称做准备:收集自己已发表的论文,上报各种教学课件和资料,“要交的各种材料一大堆,生怕漏报”。

除了职称评价和课程教学之外,来自行政上的任务也让老师们忙得喘不过气来。

宁夏某大学新闻学系主任罗卫的桌上还放着一沓未完成的评议表格。除了每年必不可少的教学自评、同行评议、督导评价,最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这次学校组织开展对行政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仅对后勤人员的评价就有十页之多。面对从来没见过的名字,还要按要求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评分,让她无从下笔。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