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青春的华裳梦 ——中学校园汉服实践手记

2016-02-01 08:54 中国经济导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

穿着汉服的学生清明踏青

“我是刚从高三师姐的手里接过了‘灼华汉服社’的大旗,但是,我觉得压力还是蛮大的。因为师姐前两年把汉服社带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在学校的社团文化周上做了一次汉服展演之后,灼华汉服社不仅在师生中小有名气,还多次受到校长的表扬。我可不能辜负了师姐的心血啊!”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二学生胡昊洁说,她的神情认真中带着一丝自豪。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和重视,国人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近些年来,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回归。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园地的中学校园也孕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汉服拥趸——这些师生穿起汉装华裳,普及汉服知识、推广传统民俗礼仪,将教学生活与汉服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中学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汉服社团:为校园内传统文化代言

相比刚才提到的灼华汉服社,地处西城区的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子衿汉服社”成立更早,社员也更多。“子衿”出自《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名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人优雅飘逸的服饰。社员们学着成年汉服复兴者的范儿,见面也互称“同袍”(穿着共同的衣裳一起为复兴汉服努力之意)。每到清明、端午、重阳这类传统节日,汉服社的社员们就会穿上自己心爱的汉服,在校园内外举办各种与古代民俗文化有关的活动。吸引同学们体验传统过节方式的同时,他们也不忘科普汉服文化。从起源、演进的历史,到款式、纹样的门道,都说得头头是道,俨然一群汉服“专家”。

“灼华”、“子衿”,只是当下中学生汉服社团雨后春笋般发展的缩影。据了解,仅北京市区就有十多所中学拥有独立的汉服社,而零散的中学生“同袍”几乎遍布北京的所有中学。与文学社、考古社、民乐社等社团相比,汉服社往往有着吸引力强、入门容易、活动影响大的优势,而且社长社员大多对推广汉服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使得不少中学的汉服社发展很快,有的在文化类社团中迅速成为“一枝独秀”。胡昊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要让首师附喜爱传统文化的每个同学都成为灼华的一员”。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