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操作工人也可拿下最高奖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王德顺还是商传习,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毕业于职业学校,并从一线操作工人做起,一步一步向上走,最终葡萄牙获得了中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商传习告诉记者,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生而言,就业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未来能不能成长好,就有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1500个人的大团队,总共只有6个作业队长。当上作业队长的,只有我一个是中职生。”商传习说,除了个人努力因素,能否在一个“有前景”的企业工作也是一个重要考虑维度。
以上海宝冶为例,2005年商传习刚入职那会儿,宝冶只能提供给像他这样的中职生电工600元左右的月实习工资,但有各种培训和岗位轮换的机会;而与他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去民营企业,有的跟着老乡出去打工,基本月工资至少1000元。
“为什么我没有去其他单位,而是宁可来当危险、又工资低的电工?就是因为看中企业平台。”商传习说,他下定决心来宝冶时,就是看中了这家企业未来的“上升空间”,“大型央企所属的核心子企业,没有这个平台,鲁班奖跟我有什么关系?”
如今,住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南石林,商传习总是拿自己的成长故事勉励手下100多号中职毕业的青年工人,“既然来吃苦了,就要多挣些钱,咱不能给农村人丢人。”他的团队,从刚来云南时一天只能打30个光伏支架孔,到现在,最高的时候一天能打180个孔,“总共要打58个方阵,每个方阵700多个孔”。
王德顺也赞同“挑对企业”这样的说法。他告诉记者,他从一名一线给排水员工干到项目经理,薪水已经从原来的每月1200多元上涨至近30万元一年。未来,他还有可能成为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总经理,再到集团公司的上升通道;也可以朝工程管理方向发展,在工程师序列一步一步晋升。
“每到一个项目,都是一个锻炼能力的机会。每一次,我都会承担不同的工作,遇到不同的问题。”王德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