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破蛹后只能活一周左右,但它仍翩翩起舞,哪怕这是它最后的飞翔;昙花只在夜晚开放那短暂的一瞬,但它仍炫丽地绽放,哪怕这是它生命的最后一刻;蝉破蛹后只能鸣叫一个夏天,但它仍不倦地叫着,哪怕这是它最后的声音……
而我,我又应该怎样去迎接我的人生呢?
北京的九月已是秋天,天气转凉。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有些烦闷。初中的压力突然增大,使我明白我已经永远和小学说再见了。正当我想着,旁边的树上传来“吱、吱、吱”的声音。哪儿来的蝉?好烦!可我还是不由得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鸣叫声。已是秋天,虽有蝉鸣但声音却很稀疏,不像夏天那样吵闹,可还是那么清脆,响亮,好像不知疲倦。我突然想起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蝉》。蝉在地下埋了十七年,只为鸣叫这一夏天。十七年的黑暗,只为重见光明的这几周,那么在这几周里,它又该做什么呢?它在鸣叫,孜孜不倦地叫着;它在燃烧自己生命的火焰;它在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哪怕无人旁听。
一只蝉,在最后的一个夏天,拼尽全力去鸣叫,去呐喊。蝉的一生和人比起来是如此短暂,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又是如此渺小。一只蝉,比我们人类渺小的蝉,居然能够孜孜不倦,发出自己最后的声音。何况我们呢?
蝉用行动告诉我们:不管自己怎样渺小,不管别人怎样看待,是生命就要尽力做到最好!生活中也有无数蝉一样的人,他们普普通通,没有可夸耀的财产,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他们热爱生活,愿意为他人贡献出自己的那份微薄的力量。正是这些“蝉”创造了和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不比那些“星星”更值得敬佩吗?
那我呢?我不由得陷入沉思,我又该在这三年里该做些什么呢?我又能做些什么?我想:我应该向自己的目标去奋斗,珍惜那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完成每天的每一件小事;满怀感激地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留下一丝遗憾。最终,我相信,我会成就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