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强度大医疗纠纷多二孩时代儿科医生告急(2)

2016-03-04 08:18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工作强度大医疗纠纷多二孩时代儿科医生告急

紧缺探因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人才流失

作为人才如此缺乏的一个专业,且还是个让很多人羡慕的理想职业,儿科为什么会让很多从医的人避之唯恐不及呢?

苦,是经常被人提起的一个字。

记者采访了多名儿科医生后了解到,由于儿科诊疗难度大、工作压力大、收入和付出失衡、缺乏安全感与尊重等原因,“逃离儿科、远离儿科”在各家医院成了普遍现象,不少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都匮乏中。

同样身为儿科医生的毛静媛坦言:“在儿科急诊门诊,患者等待时间是最长的。患者太多了,而且大部分是高烧,家长心情急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医生也确实没有办法。只能是不断压缩自己的需求,不喝水不上厕所不间断地看诊。”

而对于年轻一辈的医生而言,病患家属的支持和理解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就是让他们坚守岗位的最大动力。“工作忙根本不能算是理由,主要是儿科医生太不好当,因为儿科实际上是‘哑科’,患儿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多半是要靠家长的叙述来断症,病症确诊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稍有闪失家长就跟你急,工作时需承受的身心压力倍增。”从事多年儿科临床工作的林茹珠,实在太了解儿科医生们的不易。

■业界呼声

付出应有相应回报

郑铠军推测,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今年10月,或将引来新一轮“儿医荒”,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发布,两部委将采取多项措施,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将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今年7月起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力争到2020年,每省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

此外,国家卫计委协同协管部门将从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等项措施来缓解儿科就诊难的问题。一个个政策利好消息的传出,让儿科医生们似乎看到了行业的曙光。但就现实当中,也有儿科医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建议。

郑铠军认为,恢复儿科本科招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才向儿科专业流动,但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他认为提高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优化儿科医生的工作环境,是提升儿科职业吸引力的基础。

相比外部的改革,多位儿科医生均认为,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还儿科医生以职业尊严,儿科医生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尊重,不要单纯以科室的创收能力来评价一个专业的重要性,也不要把科室的经营效益完全与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相联系。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