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攥在熊孩子手里

2016-03-14 15:33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当手机攥在熊孩子手里

朵朵3岁了,只要一哭闹,爸爸就立刻掏出手机,孩子很快便会安静下来。手机俨然成了朵朵的“止哭闹神器”,玩着手机的朵朵能自己安安静静待上一两个小时。随着朵朵玩手机次数的增加,爸爸发现,朵朵已经不满足于手机发出的铃声、歌声等各种音效,“没有游戏,不好玩”,她开始赖着爸爸“打游戏”了。

当孩子拿着手机低头玩弄时,不少家长都是暗吁一口气,窃喜终于找到了带孩子的神器。但是,你知道孩子们拿着手机在干什么吗?

4岁熊孩子逛淘宝

看看玩具家长“被支付”

4岁的果果爱玩妈妈王女士的手机,聪明的小脑瓜早就熟记了手机的开机密码,只要妈妈把手机放在一旁,她就跑过去,拿起手机输入密码独自玩起来。虽然王女士不赞成女儿总是看手机,认为那样对视力损害大,但遇上果果吵着让大人陪,自己却又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手机是一个停止孩子纠缠的好工具。因此,王女士给了果果相对宽松的玩手机环境,经常会将手机交给孩子,自己就去忙了,她觉得自己的手机里也没有下载太多乱七八糟的游戏,孩子平常也就是翻翻微信,看看视频里的动画片什么的,没什么风险。

然而有一天,家里突然收到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套果果最喜欢的HELLOKITTY玩具电话、一个猫头鹰毛绒玩具、一双塑料水晶鞋,还有一套过家家的玩具,总金额183元。拆开包裹的时候,果果一脸的兴奋,可王女士却一头雾水。

“谁给她买的玩具呢?”翻出包裹箱里的清单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王女士自己的淘宝ID。“我什么时候在淘宝里买过这些东西?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王女士掏出手机打开淘宝一看,上面写的支付记录是3天前完成的。她忽然想起来,果果自己拿着手机玩的时候,有一次看见她在浏览淘宝页面。把果果拉过来一问,果然是她。

“我就是把喜欢的玩具点了点啊。”果果不知道,她随意地点了几下,启动了支付宝的小额支付免密码功能。王女士问了客服才知道,支付宝有这样一个功能,只要是购买200元或200元以下的商品,无需支付密码,而这个小额免密支付的功能,是系统自动开启的。王女士赶紧咨询相关人士,在账户信息中点开支付设置,关闭了这个容易“惹麻烦”的小额免密码支付功能。

7岁熊孩子玩手游

随便一点话费被扣

7岁的天天很爱玩手机游戏,爸爸夏先生也没有多加反对,“我总觉得男孩子多玩玩游戏没坏处,锻炼锻炼反应能力啥的。”可是有一次,当夏先生把手机独自交给天天之后,发现自己被扣了60多块钱的话费。

“有的游戏玩着玩着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要购买金币,比如10块钱话费可以购买100个金币,如果点‘确定’,就直接扣费。”夏先生说,孩子认的字也不多,随便点个确定,话费就被扣掉了,“全是陷阱,真是‘坑爹’啊。”从那以后,夏先生就不敢独自把手机交到天天手中了,要么就是坐在一旁看着儿子玩游戏,看见对话框就赶紧叫停。

记者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休闲手游体验,发现这款游戏是通过扣除话费完成交易的,每次10元到30元不等。在交易的过程中,既没有将游戏与手机号码绑定,也没有任何支付密码,随意点击支付,就能购买游戏中的“金币”。此外,还有一些手机网页游戏可以通过收取流量费完成收益,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说,无意的点击都可能会给家长带来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