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很多已经有了一个宝宝的家庭准备再养育一个孩子。准备养二孩到底要不要征求老大的意见?养了二孩之后,老大和老二的关系怎么“摆”才平衡?家长到底应该更偏心老大,还是老二?专家说了:在“一碗水端平”的前提下,要对老大更好一点!
“你要敢生,我就让你当姥姥”
“全面二孩”的消息见报后,让很多原本按照政策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跃跃欲试,特别是一些“70后”,特别着急,他们想抓住育龄的“尾巴”再生一个。
李铭是个“70后”,有个上高一的女儿。政策出台后,她非常动心,但是考虑到自己已经45岁了,怀上二孩更像是“撞大运”。李铭的想法是:不避孕,如果怀上二宝,自然很好;如果这两年没有怀孕,也不刻意强求。她和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与女儿说了他们的想法。一开始,女儿没搭理她,以为她在开玩笑。过了几天,她再次和女儿说了这件事,女儿隐约觉得妈妈好像不是开玩笑。于是,已经在青春期里闹腾的女儿说了一句:“你要是敢生,我就让你当姥姥!”
女儿这么激烈的反应让李铭很是吃惊。后来,她上网查查,才发现女儿这样的言论网上早就有。“据说还有‘反弟弟妹妹联盟’,就是一群不想要弟弟妹妹的男孩女孩组成的。他们放言说,如果爸爸妈妈敢生老二,就在联盟里面男女组合,让爸妈升级成祖父母、外祖父母。”李铭吓了一跳,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疏导女儿。
对于父母准备养二孩的事儿,18岁的宁宁倒是表现得很平静。她的父母也是70后,正在很认真地备战,非常诚心地准备养育二孩。去年年底政策出台时,父母也曾经征求过她的意见。她淡淡地说了一句:“养吧,反正你们的老二生出来时,我也上大学了,与我的生活没有交集。”相对这些大孩子,如果老大的年纪比较小,反而矛盾少一些。5岁的多多一直想要一个弟弟,这是因为他看到幼儿园里的很多小朋友都有弟弟,于是,从4岁开始,多多每天回家都和妈妈说:“妈妈,我想要个弟弟。”倒是多多的妈妈坚决不想再养一个宝宝,每天都找各种理由来搪塞多多。
两个孩子差距两到三岁最合适
“经常有人问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究竟在大孩几岁时再要二孩更合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李荔说,通常来看,大孩子3岁前是要“二孩”的最佳时间。这是因为“大孩”此时还没有完全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从父母的角度讲,两个孩子年龄差距不大,父母相对年轻,也能减少一些高龄生育风险。但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两个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大的情况,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大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如果两个孩子的年龄比较大,比如超过了七八岁,甚至达到10岁以上,父母一定要事先做工作。“10多岁的孩子,大多属于‘00后’。”李荔说,这一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突然间,要来一个人和他分享父母的爱,因此,有孩子威胁父母或者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父母也要理解。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于老大的这种心理不理解,他们的理由是:“我生个老二,还不是想给老大添个伴儿,等我们老了之后,他们在世界上也有个亲人。”可是,父母忽略了一点:给老大添个伴儿,只是父母的想法,不是老大的想法。所以,父母在作出养育老二的决定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老大解释清楚:“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想再要一个孩子”。当然,要用他能听懂、能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并且要让“大孩”充分感受到,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后,他在父母眼中仍是独一无二的,对他的爱不会有丝毫减少。
两个孩子如果年龄差距在5岁左右,还要按照孩子的性别区别对待。李荔说,这个年龄段的男孩一般还没“开化”,比较容易接受小弟弟或小妹妹;但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则要比男孩成熟,她们更容易出现排斥父母养育老二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引导。”
李荔的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妈妈:她的女儿比儿子大8岁,女儿比较强势,当时这个妈妈准备养育二孩时,就跟女儿说,“今后你会有个小跟班的,什么都听你的,多好啊!”女儿一想,嗯,还不错。“引导老大的核心原则是,你一定要让老大知道,爸爸妈妈养育二孩对他(她)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