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养老二,先对老大好一点儿
很多家庭在养育了二孩之后,有意或者无意地给了老二更多的爱。倩倩今年12岁,有个1岁多的弟弟。自从弟弟出生后,妈妈在朋友圈中很少晒出女儿的照片,而是乐此不疲地晒儿子的照片。今天儿子会抬头了,明天儿子会翻身了,后天儿子开始吃辅食了……女儿刚好进入青春期,正好也不喜欢让妈妈拍照片,索性,倩倩妈的朋友圈就成了儿子的专场。
两个孩子差距只有3岁的年轻爸爸小曹也没有摆脱更喜欢小儿子的惯性思维。小曹小时候是被父亲拳打脚踢着长大的,现在,他也是这么对待两个儿子。两个学龄前的男孩在家里闹起来天翻地覆的,老大和老二推搡起来,小曹过去就扇老大一巴掌,“他是弟弟,你要让着他!”家里买了好吃的,要让弟弟先挑,原因是弟弟小;带两个孩子出去玩,爸爸一路抱着弟弟,老大走累了,想让爸爸抱抱,爸爸一脚就踢开了,“你都那么大了,自己走!”奶奶看到这种情况,就在一边偷偷抹眼泪,“儿子教育孙子,我也不好干涉,可我真心疼老大。”
像小曹这样经常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可能不是特别多,但偏心二孩的父母着实不少,理由就是老二小,所以老大要让着老二。对此,李荔的建议是,一定要给予两个孩子一样的爱,与此同时,在一些无关原则的事情上要偏向老大一点。特别是那些排斥弟弟妹妹的大孩子,从他们的角度来讲,确实是老二的到来分走了一部分原来给老大“独有的爱”,所以家长要“偏心”一点,让老大知道:父母有了弟弟妹妹,你会收获更多的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今后又多了一个人来爱你、保护你、陪伴你。当然,也有的父母不需要“偏心”:如果老大对于老二的出生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老大对老二的到来特别期待和欣喜,父母“对两个孩子一样好就可以。”
在两个孩子互动关系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上,李荔说,老大不喜欢那个分走父母注意力的弟弟或妹妹,也是正常的。任何人在接受新事物时,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大多数孩子都会安然度过这个不适应期,其间出现一些小小的不情愿或者反抗等情绪,只要在正常范围内,父母都要理解、容忍。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出现特别大的反应,对弟弟或妹妹非常厌恶,说狠话甚至做出一些欺负、伤害弟弟、妹妹的举动,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反思家庭的教育情况以及亲子间的沟通方式。比如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没有权威感。
李荔特别提醒家长,不要“逗”老大。有的父母会对老大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或者说“我以后只喜欢弟弟(妹妹),不喜欢你。”这样的父母都忽略了一点:老大在老二到来时,原本心理就处于“特殊时期”,这样的玩笑话,只会让他们加深抵触情绪。而老大,只有在感受到父母充分的爱的前提下,才会尽快接纳家庭新成员。对于有些父母想把两个孩子分开养以避免“矛盾”的想法和做法,李荔建议,两个孩子从小相依的感情也非常重要。孩子之间有互动,家庭之间有沟通,才是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