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出游 这些要注意
防花毒
春天百花盛开,在姹紫嫣红中混杂着不少“面善心恶”者,若不小心很容易遭其毒手。
如黄色杜鹃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人中毒后可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症状;含羞草含有含羞草碱,频繁接触可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毛发脱落;夹竹桃的茎、叶、花朵都有毒,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做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水仙花的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会引起呕吐。
其他如一品红、马蹄莲、飞燕草、虞美人、花叶万年青等植物,也都在黑名单上。
防治对策
出游时要教育宝宝“眼看手勿动”,切忌碰触、抚摸、掐摘、揉搓花草,更不可随意将花草放入口中嚼食。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戴上口罩,穿长袖衫及长裤,尽量避免与花草直接接触,回家后用热水洗脸洗手,保持皮肤洁净。
防病毒
春天,天气还是乍暖还寒,变化无常,很容易致人生病。宝宝的皮肤和呼吸道在经历了冬季的寒冷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好以完全适应周边的环境。此外,春季气温趋暖,各种病毒日趋活跃。因此,春天宝宝出游很容易被病毒感染。
其中,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与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及野外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容易使宝宝在春季出游时被感染,并患上相应的疾病。
防治对策
人们应当根据天气的冷暖给宝宝添减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要勤洗手,如果经常用不洁的手摸鼻子、揉眼睛,可大大增加染病的机会;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宝宝过度劳累;尽可能少去人流密集的旅游场所;不可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或睡觉;宝宝一旦不舒服,应当及早诊治。
防蜂毒
春天,各种小生命活跃起来,蜂类也不例外,如蜜蜂、黄蜂、大胡蜂和竹蜂,它们都带有毒刺。有时宝宝又很好奇,一旦招惹它们,被蛰一下可不是好玩的。轻者局部红肿、疼痛;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防治对策
出游时勿给宝宝抹香水及其他芳香的化妆品,以免招蜂引蝶;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防止毒蜂跟踪;不要乱捅蜂巢,以免招惹蜂群攻击。若不小心触动蜂巢,引起蜂群骚动,不可立即逃跑,明智之举是就地蹲下,屏息敛气,用随身携带的帽子(无草帽可用衣襟)遮掩颜面或头颈,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蜂群活动恢复正常后再离开。
若不幸遭受蜂蛰,应立即拔出毒刺,然后选择适宜的洗液冲洗伤口:如系蜜蜂蛰伤,可用肥皂水或干净的清水冲洗;如果“凶手”系黄蜂,最好用食醋冲洗;如系大胡蜂和竹蜂所为,由于毒性猛烈须立即送医院治疗。
另外,对于带宝宝出门旅游,小编建议:
1、未满月或刚病愈的宝宝尽量不要出门,如非要出门最好事先询问医师的意见,并尽量让车程适合宝宝平日的作息时间。
2、使用配方奶粉的宝宝,出门一定要带够奶瓶,一般约需6~7个,使用后须经洗净、消毒才可再度使用。
3、必须使用煮沸过的水冲泡奶粉,避免饮用饮水机里的水。
4、让宝宝喝平常固定喝的奶粉,以免宝宝不适应。
5、必须准备充足的纸尿片、替换用的衣服以及御寒用的外套、毛巾等。
旅行前最好请宝宝的医生开一些如退烧药、止泻药、止吐药及感冒药等一般药品随身携带。如情况较严重,一定要马上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及影响旅游的行程、兴致。
小贴士:五种皮外伤应急处理办法
1、擦伤
皮肤表层擦伤,轻度出血。
处理方法:如果孩子的膝部和肘部有擦伤,可以用清水轻轻冲洗受伤部位,并使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清除污垢和伤口残骸,家里有碘伏的话,可以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因为会产生刺痛。可以用创可贴暂时贴住伤口止血,如果几分钟后仍不能将伤口冲洗干净,或者出血不止、有感染迹象(充血、肿胀、化脓),要及时去看医生。
2、撕裂伤
皮肤伤口出血或者有深度的切口。
处理方法:止血,用无菌纱布按压住伤口止血,然后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用创可贴遮盖伤口。
3、异物嵌入
木屑、玻璃碎片、脏物、残渣等异物滞留在皮肤中。
处理方法:用无菌镊子小心地将伤口里的异物取出来,随后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异物嵌入比较深,自己在家无法把它弄出来,要带孩子去医院处置。如果异物比较粗大(比如树枝),一定不要自己拔出来,也不要直接按压伤口,要马上带着孩子去医院,由医生来做适当的处置。
4、扎伤
皮肤出现一个小而深的洞,可能有轻微出血。
处理方法:这种类型的伤口最容易感染了,因为伤口很小、很深,但出血不会太多,无法冲走细菌。所以,如果孩子被扎伤了,要马上用肥皂和温度适中的清水进行清洗。没有打过百白破疫苗的,必要的时候还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5、瘀伤
由皮下出血引起的皮肤色变,在皮肤表面形成肿块。
处理方法:瘀伤通常能自愈。但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减轻疼痛或肿胀。在创伤发生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每15分钟一次。如果孩子瘀伤比较严重,或者出现持续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据新浪微博、亲宝网、十月妈咪、宝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