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校园内的“学生侠”独门功

2016-03-31 08:24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剧透校园内的“学生侠”独门功

北京人杰地灵,在校园内,有各种各样神奇才能的学生,看看北京学校内学生侠的独门功。

育英学校 刘开太:

以“开太”命名建实验室

锹甲虫、独角仙、长戟大兜虫……北京市育英学校的一间实验室内,有着数百种活体昆虫及标本,其中不乏“不远万里而来”的稀有境外昆虫品种,这些“不速之客”都是因一个人而汇集于此——他就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刘开太。

自幼便与昆虫结下不解之缘的刘开太,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专注于昆虫的研究。在攻读相关书籍的同时,刘开太更不忘“自己动手”发掘身边的昆虫。于是,从自家周边到京内区县再到国内各省,刘开太将昆虫考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走出国门。刘开太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家人曾多次带他走出国门,到10余个国家游玩,但在旅程中的他,却时常“落队”。“到了一个景点之后,爸妈就是拍照留念,而我就跑到周边去寻找昆虫。”久而久之,在旅程中他便养成了单独行动再按时集合的方式。

正是凭借这种对昆虫强烈的发现欲,刘开太的家中很快便化身为“昆虫之家”。“我的房间里满满一书柜都是昆虫标本,客厅的展示柜里也挤满了活体昆虫。”彼时,“开太实验室”的建成为刘开太家中解决了“燃眉之急”。据刘开太的指导教师王娜介绍,对于刘开太的昆虫爱好学校早有留意。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刘开太曾在四年级时便为动物“代言”质疑教材,并写信给教材司。“数学书上有一道题是这么说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三尺蛞蝓’,但是据我了解,应该是树懒,为了求证我就给中科院打了电话。”刘开太回忆,得到中科院专家的肯定后,他便决定写信给教材司,很快就收到了“会进行修改”的回应。此事引起了学校的热议,也惊动了校长于会祥。隔年,也就是五年级时,刘开太在“金鹏科技论坛”上以一等奖的成绩凯旋回校,并在科技节的开幕式上道出自己的梦想——“希望拥有一间自己的昆虫实验室。”不到一年时间,2015年10月,在于校长的支持下以他名字命名的“开太实验室”正式揭牌。

如今,学校不仅为他请来中科院昆虫学博士刘晔做“导师”,同时配有校内指导教师王娜。刘开太也在自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下,聚集了一批忠实“粉丝”,他们拜刘开太为师,并成立了昆虫研究社。每周或每隔一周,刘开太都会以讲师的身份为“小徒弟”们科普昆虫知识,并且将他对昆虫的痴迷辐射给更多人。谈及未来,刘开太坦言,会在育校建立起一批成熟的昆虫研究队伍,他会继续忠于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像法布尔一样的生物学家。”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徐虹 王刚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