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的童年:灰暗的陋室里的彩色梦想(4)

2016-04-08 15:34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城市边缘的童年:灰暗的陋室里的彩色梦想(图)

“你是全世界第一个给我拥抱的人”

小树的爷爷对自己当初抵制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一直深感内疚。

小树从小由爷爷一个人抚养长大,他的爸爸因贩毒被判刑15年,妈妈在小树1岁多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3年前爸爸在监狱生病,爷爷带着小树去监狱看过爸爸。

爷爷靠挖煤维持生计,每天早晨,他要蹬一个多小时的三轮车送小树去一所民办小学上学,小树读二年级了。

那天,义工们计划召集孩子们外出学习乘坐公交与地铁,爷爷将小树送到学校后,对校长说:“他们可能是人贩子,今天我不走了,在这里等着放学带他一起回去。”这已是义工们去小树家家访三次后的事。

为了打消爷爷的顾虑,义工们常常去爷孙居住的那间昏暗、潮湿的小屋里,带着玩具陪孩子玩,跟爷爷聊聊天,给小树做课辅。他们发现,小树和爷爷一直吃白水煮面,于是他们又买了米和油去。

小树没有台灯,晚上总在昏暗的灯光下做作业,义工们买了台灯,送给小树和他一样的孩子们。

春节前,义工打电话请爷爷来“连心”领取紧急援助金,他们带着爷爷参观了机构,介绍了他们的工作。那一天,爷爷在楼里见到每个人都说“谢谢”。

春节后,因为工作地点远和经济压力大,爷爷想让小树休学。义工们急了,他们不断地与爷爷沟通,并协助爷爷在离学校近一点的地方找了份工作,加上紧急援助金的支持,小树又回到了学校。

后来,每个周末,爷爷都会主动带着小树来社区的儿童服务中心参加活动,小树比以前开朗多了。

然而,不久前,在送小树去学校的路上,那辆骑了很久的三轮车翻了,爷爷摔断了腿,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仅靠姑姑给的一点点微薄的生活费艰难维持。

幸运的是,这个家庭至今还在“连心”义工的陪伴中,与他们一起面对艰辛。

志愿者们发现,像小树一样,不少家庭的孩子都没有自己写作业看书的地方,也没有手表,上学常常不知道时间;“连心”为此给每一个陪伴家庭的孩子购买了手表、闹钟、书桌、暖手宝。“连心”还设立了特困家庭紧急援助金,对特别困难的孩子给予经济援助。

9岁的小诚,每周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周末,如果志愿者来晚了,他会主动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过去。

小城一直一个人居住,他唯一的亲人——爸爸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窄小的屋里堆满了狼藉的餐盒,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因为家里无人说话,小城总是熬夜玩游戏,白天就在教室里睡觉,学习成绩很差。

两名志愿者每周末去小诚家陪伴他。教他骑自行车,和他一起围着一张不是很干净的桌子吃泡面。

大多数孩子的表达都是直接而率真的,他们拥抱着志愿者,欢叫着“连心姐姐”“连心哥哥”,久久不肯撒手。

性格内向的妮妮则在笔记本上写道:“姐,你是全世界第一个给我拥抱的人,是你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爱,是你让我感觉找到了回家的路,让我的生命再没有那么无助。”

不能陪他们一辈子,但至少可以教会他们快乐的能力

“在陌生的环境,多数人面对别人的困境,或者无能为力,或者视而不见,困境儿童要在陌生社区得到支持很困难。”陈正艳说,建立楼栋互助,发展社区邻里自身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为了让“彼此看得见”,“连心”找到房东,让他们协助义工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召集大家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做灯笼、猜灯谜、吃月饼。围坐在一起像大家庭一样看孩子们的演出,“温情的互动和爱的表达,让彼此更有力量面对生活的困难”。

此外,做饭,也是孩子们小小年龄必须具备的生活能力。

“连心”所陪伴的困境家庭中,有近一半是单亲父亲家庭。爸爸们每天忙于到各个工地找活干,有的去远一些的工地,当天还回不来。家里只有孩子,爸爸从未教过他们做饭。

还有一些无人照顾的孩子,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所给的生活费不多,他们的一日三餐就是辣条、土豆、清水煮面条,甚至有的孩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只能去菜场跟菜摊老板赊菜吃。

2014年9月,成龙的经纪人、成龙影业集团中国部总经理袁农女士来此拍片时,捐赠了20万元善款,“连心”用这笔款在社区里开办了公益小饭桌,为30多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免费提供午餐。

但面对更多困境动儿童的需求,“小饭桌”需要变成“大饭桌”。“我们正在筹建社区餐食服务中心。”陈正艳说。

按照计划,中心一周六天,将免费为社区里6岁~14岁的孤儿、事实孤儿,无人照顾、无法缴纳学校餐费的儿童以及残疾儿童等提供午餐和晚餐。

但是,筹建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目前,除了居委会提供的场所外,在网络上能募集到的资金还很少,“连心”也呼吁社会,“家里闲置的锅碗瓢盆、微波炉、冰箱、消毒柜,都可以捐赠”。

“大量困境儿童的迫切需求,让社工和义工感到力量微弱。”姚秀霞说,“连心”尽一切努力,为这些困境儿童提供一个“类家庭”的环境,让他们能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做饭、吃饭、洗碗,一起做作业、听音乐、看电影。

“我们还教他们创作词曲,当他们在家独处、没有倾诉的人时,音乐可以成为他的朋友。”她说,“我们不能陪他们一辈子,但至少希望能教会他们一些快乐的能力。”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