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桥山,苍苍劲松,森森古柏,煌煌轩辕……”日前,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3000余名学生和家长齐聚北工大体育馆,吟诵传统诗词歌赋。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未来的谦谦君子,劲松四小从教研课题、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发力,推出了“嘉禾四时”特色课程,奏响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合唱”。
在组织优秀干部教师反复进行研讨、论证之后,劲松四小于本学期正式推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嘉禾四时”特色课程。校长陈金荣介绍,该课程以自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等为课程资源,以“生产——学习——生产”为实施特征的课程,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进行了最接“地气”的解读。
陈金荣介绍说,“嘉禾”课程的亮点之一是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壁垒,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针对这一课程,学校开设了围绕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整体育人。
“我们把一切资源都整合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陈金荣表示,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生产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采用问题和任务驱动,调动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提升了人文素养,提高了实践能力。
“嘉禾四时”特色课程只是劲松四小近几年来创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推出的众多举措中的一项。除此之外,该校还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方面,该校利用市级地方课程的一课时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组织教师逐步探索诵读激趣——资源感悟——内化导行的教学形式,强化诵读了解,淡化感知理解,补充资源感悟。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该校还组织学生走进孔庙、国子监、大观园等北京的名胜古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鼓励家长与孩子利用假期走出家门,走进古迹,感受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气息。2016年2月,又开设了“行走课程”,组织学生到西安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