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四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了他们的环湖跑之旅。一路上歌声嘹亮,其中,初三(3)班的“志愿者之歌”最为响亮。班主任夏艳芳“混”在孩子们中间,玩着属于他们的传统项目——传杯子。夏艳芳长着一张娃娃脸,显得比孩子们大不了几岁,而且和孩子们穿得一模一样,想一眼从人群中找到这个孩子王还真有点难。
亲切随和的夏老师身边,分别坐着两个“编外”学生,他们是班里学生的弟弟妹妹,特意来参加哥哥班里的活动,因为他们羡慕哥哥有这样一位既和蔼又活泼的班主任。而对于这样的“编外”学生,夏艳芳老师也特别欢迎,就连每年端午节的香包,也不忘为家里有弟弟妹妹的学生多准备一份。
趁着团队休息的时间,记者走近了夏艳芳,略显羞涩的夏老师回忆起刚带班的情形。为了能镇住学生,她特意穿了西装、衬衣、平底黑皮鞋;为了显得老气一些,她还将头发盘了起来。可现实的年龄差距与内心对好班主任的定义很快让她抛弃了这样的做法,她决定做孩子们的陪伴者、领路人,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从军训开始,夏艳芳不断拍孩子们训练的照片,微信直播孩子们的近况。军训刚结束,夏老师便赢得了一批家长的信任。
“为了她们班的孩子,夏老师愿做一切尝试。”和她搭班的英语老师马丽娟说,初一的时候,夏老师班里的英语成绩经常倒数,夏老师比她还着急,为了增加同学们学英语的兴趣,夏艳芳带着同学们开了一场让大家难忘的英语生日会。如今,这个“逢节必过”的班集体的成绩在年级里遥遥领先。
“夏老师是一个不像老师的老师。”在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姚宜君同学眼里,跟着这位更像大姐姐的孩子王,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儿。“或许在别的班里,大家谈论的是谁是我的好朋友,而在我们(3)班,我感觉每一个人都是好朋友,大家亲如一家。”姚宜君说。
三年的陪伴,幼苗已长成小树。对夏艳芳来说,看着陪伴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学生就要远航,或许有几分不舍与期待,但曾陪伴他们茁壮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