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饮水问题正逐渐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孩子们的饮水现状到底如何,以及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等问题,却尚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为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少年儿童成长相关议题,少儿果汁领导品牌果倍爽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华通明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针对7个城市28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的饮食饮水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提高中小学生对科学饮食饮水的认识、改善中小学生饮食饮水的行为、培养合理的饮食饮水习惯提供对策建议。日前,三方依据调查数据,联合发布了《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之健康饮食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饮水情况不容乐观,近七成的学生饮水量未达标。
中小学生饮水“数”“量”均不足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可从食物中获得1000毫升的水,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代谢可供给300毫升代谢水,除此之外,身体所需的约1200毫升的水必须以液态食物和白开水、饮料等形式来补充,才能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而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建议:中小学生每天应喝1200到1500毫升的水。然而,《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之健康饮食报告》调查却发现,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饮水习惯和观念。
良好的饮水习惯包括充足的饮水量、合理的饮水次数以及喝水的主动性和定时性。就饮水量来看,参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及中小学生对饮水量的感知,本次发布的报告采取保守标准,将1000毫升视为每日饮水量达标的下限。报告显示,只有不足一成(9.7%)学生每天喝水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每天喝水1000~1500毫升的比例为24.7%,二者合计34.4%,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七成学生没有达到每日饮水标准。
在饮水次数方面,此次调查按照一天应喝水六次以上为合理饮水次数的标准,近六成学生每天喝水在六次或以下,更有12.8%的学生喝水次数小于或等于三次,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小学生的饮水次数不足。
超半数学生口渴才喝水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等到口渴才喝水,身体实际上已经出现失水状况。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口渴了才喝水这一饮水习惯很不科学,当人感觉口渴时说明身体已经发出了警报,这时再饮水不利于身体健康。主动喝水、定时喝水,才不会因为口渴导致大量饮水,给肾脏带来负担,才能更好地激发身体机能,为健康续航。
在此次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之健康饮食报告》中,针对孩子喝水的定时性和主动性的调查显示,即便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具备较为科学的饮水观念,但他们对饮水的认知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有54.4%的中小学生只是口渴了才喝水,只有36.6%每天固定时间喝水,也有少部分同学用喝汤、喝饮料代替喝水,更有超过一成的学生认为“不渴就不用喝水”。
“天然无添加”获家长青睐
孩子无法抗拒饮料酸甜可口的味道,家长担忧其中的健康隐患。此次调查发现,没味道、有怪味儿、不觉得渴是学生不爱喝白开水的主要原因。近六成(57.2%)学生认为白开水“没味道”,在各类原因中居绝对领先地位,有怪味儿(27.5%)和不觉得渴(27.3%)排在原因的第二、第三位,比例分别接近三成。分析原因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味蕾享受,喜欢喝有味道的水。
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喜欢喝与经常喝的饮品主要有白开水、茶饮料、牛奶、矿泉水等。其中,经常喝白开水的学生比喜欢喝白开水的学生高近12个百分点,经常喝碳酸饮料的学生比喜欢喝碳酸饮料的学生低近10个百分点。
“孩子究竟该不该喝饮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家庭。关于喝饮料的问题,家长最大的担忧就是饮料成分是否安全健康、是否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之健康饮食报告》中显示,在碳酸饮料、果蔬汁、茶饮料、功能饮料四大类市场上常见的饮料中,最不受家长欢迎的是碳酸饮料,反对率超过六成(64.3%),最受家长欢迎的是果蔬汁,支持率为33.4%,高出其他饮料15~29个百分点。
家长应有意识培养孩子健康饮水、饮食习惯
对于如何能让中小学生科学补水的具体建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教授建议,科学饮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补充白开水为主,但为了满足少年儿童对于口味以及能量补充的需求,可适量选择产品成分安全的少儿饮料,在两餐之间及运动后进行补水和补充能量。
针对此次《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之健康饮食报告》的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兼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教育者有必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层宣传,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宣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了解健康生活的各种知识,从而逐渐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善于用好电视、网络、明星等影响要素,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营养知识。其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家长引领着孩子未来的生活习惯。孩子的饮食、饮水习惯等绝大多数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家长也应该有意识地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要在学校里开设饮食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马上就访
王金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果蔬汁分会秘书长):选择饮料首先是选择健康安全的产品,看一看营养配料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添加剂成分是否符合国家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其次尽量选择可靠的品牌,这些品牌有严格的管理和安全的配方,加上品牌的对自身形象的保护意识,也让我们更加信赖其产品。此外,如果觉得喝了饮料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我们提倡吃动平衡,即通过运动消耗过多的能量。
刘中才(百仕欣饮料(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力图为中国少年儿童带来天然、优质、好喝的果汁饮料的同时,我们将更加关注为其构建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果倍爽快乐亲子联盟”将在未来五年内针对中国少年儿童在饮食、娱乐、家庭、教育、社交等多个维度研究和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全面评测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现状,并将在更多亲子项目中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关注中国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亲子体验,持续履行推动中国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