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丰台区将实施“融合”教师培训(2)

2016-04-18 14:11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十三五”丰台区将实施“融合”教师培训

实现培训形式的“融合”,倡导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式”培训、案例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采取开放式的培训形式,突出学员培训主体地位。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案例实践”研讨,引导教师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建立“线上—线下—课堂”立体化、混合式研训平台等,提高研训形式的灵活性、实践性和互动性,提高研训水平,为教师发展服务。

实现培训资源的“融合”,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完善合作机制,形成教师培训合力,将丰台分院建设成为全区教师培训资源的集散中心。融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全区打通使用。利用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源,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及教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进一批知名和优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如精华学校、学而思、新东方、Lily英语等;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际交流教师培训项目,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拓宽教师视野……

“我们呈现给老师的培训‘大餐’不但丰富且要有营养、有品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石群雄副院长表示。

融合培训呈现立体多维特性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丰台区的培训管理也将实现“融合”,将依托区教育集群和教育集团的发展,构建“市、区、集、校”四级联动的特色研训体系。各级发挥自身优势,融通各级资源,加强集群、集团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做到区域联动共进,面对学校、教师的多元需求,将更加重视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和服务。

市级: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对接,与高校、教科研机构定制培训项目,实施“百名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计划。区级: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建立的“研训赛评”四位一体教师专业成长模式。集群:整合共享培训资源,建立集群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集群教师研训。校本:增强学校研训自主权,立足学校和教师发展需求,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培训。

“十三五”期间,丰台将根据各集群、学校教师们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将采取分层带教的方式,实现教师发展阶段的“融合”。

新教师:实施“春苗计划”,全员参加入职通识培训,并将遴选优秀大学毕业生重点培训。发展期教师:采取菜单式选课,提供丰富课程和项目供教师选择性参与。区级骨干教师:实施“春雨计划”,主要采取集中轮训的方式,委托高校或优质培训机构,通过专题化培训项目,三年内全员完成轮训。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实施“春风计划”,全员参与和承担学科工作室建设项目;部分学员委托北师大开设高级研修班,主要采取个性化的团队合作研修;参与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建设和相关工作,促进市级骨干、市级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成长。特级教师:实施“春晖计划”,发挥特级教师团队的智囊团作用,在学校建立特级教师工作站。

研读《丰台区“融合”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方案》,现代教育报记者发现,丰台区为教师培训创设了新的机制,构建了一整套新的体系,为教师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支梅院长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变老师的‘被培训’为‘乐培训’,让每一次研训老师们都感觉有满满的实际获得感,并自觉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