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客玩出哪些新花样?

2016-04-19 08:36 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青年创客玩出哪些新花样?

“狗狗专车”

创客王书杰将旧金属制作成焊接工艺品,利用电商平台进行订单式销售。郝亚鑫摄(新华社发)

2016年3月,北京学院路的一家餐厅“刷爆”高校圈。据了解,这家名为“后会友期”的餐厅,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若干同学共同发起,“众筹”200万元而开设的。

这样的年轻人创业创新,每天都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涌现。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中国社会的创新升级不断加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双创”的大军中,有相当多是年轻人。1月28日,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年度《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在全球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型经济体中处于活跃状态。在全球创业观察的73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青年创业的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8%,排名靠前。

从留洋海归到新型农民,从高新技术到种植养殖,中国的年轻创客,都玩出了哪些时代新花样,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又是如何面对那些来自资金、技术、市场乃至家庭等多方面的困难的?

对此,本报进行了访问,年轻创业们者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分析人士也指出,优秀的年轻创业者的增多,是国家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时机是非常好的,但同时也要根据各人情况量力而为,在创业之前就充分考虑可能面对的困难,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机率。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