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涓滴爱心汇成江河 两天收到47万余元捐款
就在他开始怀疑求助信是否有用时,第一笔捐款到了,一个高中同学给他汇了50元钱。
这50元钱让黄陶坐在病床上嚎啕大哭,“有一种还有人记得我,还没被放弃,我还能活下去的感觉。”
更多的捐款源源不断地汇来。先是同学、朋友,然后是全国各地的陌生人。
捐款者多数是学生。“加油,川大锦江的。”“濛中高89级1班全体同学爱心接力,希望你早日康复。”“同二中、同年纪,愿你早日康复。”“成都学院财经系辅导员的家长,祝早日康复。”
随着黄陶QQ空间日记的不断转发,以及中学、大学同学的奔走相告,2元、5元、百元,甚至千元,黄陶的支付宝账户开始不停地弹出消息。
在求助信发出后两天内,他获捐476300余元。这一数字是这家人根本没想到的。黄陶的妈妈陶旭珍,并没对网络求助抱有太大的希望,在她最初的估计里,“有个几万块钱就很好了”。
意外 捐款源源不断时 他突然叫停:钱够了别捐了
就在捐款源源不断到来的时候,黄陶选择了突然叫停。
3月9日上午8点21分,距离黄陶发出求助信不到48小时,他发了一条微博:“钱差不多40万,够了,非常感谢,来日报答。意思就是不要捐了。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癌症不可怕,我就在与之战斗,(但是)不要让人再捐钱了。”
捐款并没有停止。在这条微博发出6分钟后,又有100元到账,捐款人留言:“知道钱凑够了,仍是心意。加油,勇敢走下去。”
黄陶的父母曾反对儿子的决定,对他们来说,越多的钱,意味着儿子越高的生存率。“除了手术费,后期还有治疗费,还有术后护理的费用,怎么办?”
黄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之前就说了只要手术费。现在手术费够用了,以后的事情,我们家自己想办法。谁的钱都不是风吹来的,做人要有良心。”
·对话当事人
会让大家看到捐款没有乱花
“我要透明地来 透明地用”
4月16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青白江区见到了黄陶。这是个典型的年轻男孩,爱笑、爱闹,是系篮球队队长,偶像是杰森斯坦森,梦想自己变成“壮汉”。除了明显苍白的皮肤和乌黑的眼圈外,他看起来和所有20岁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能在两天内为自己募捐到超过40万元的捐款、还能在捐款最汹涌的时候叫停,这个年轻人,显然又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两天收到40多万元捐款”这一事件发生1个多月后,他说,自己接受采访的原因,是为了给大家看这些捐款都没有乱花。“我要透明地来,透明地用”。
记者:两天就收到了40多万是什么感觉?
黄陶:很感动,自己都惊到了。好心人还是很多的,只是有时候被骗怕了。现在网上的骗子太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注意。这么多人,愿意相信我、愿意帮我,我真的没有想到。
记者:为什么会突然叫大家别捐了?黄陶:做手术够用了,再捐,我不晓得用来做什么了。我一开始就说了,只要做手术的钱。手术做完了,其他的我们家自己想办法,我也可以自己去赚钱。
记者:你之前说这些钱以后还要还回去?黄陶:嗯,我都想好了怎么还了。我不能一 一还到每个人手里,但我赚了钱可以捐给学校。我的四个母校,一个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