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桌签背后写的啥

2016-04-25 14:34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桌签背后写的啥

2015年12月底,两岸三地语文界都熟知的语文教育专家、我国台湾新北市修德国小的陈丽云女士来我校上观摩课。她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摆放了一枚小桌签。

桌签是陈女士让学生自己准备的,上面写着学生的姓名。如此,在那天的课堂上,她可以亲切地叫上每位同学的名字。可以想见,课堂上一位陌生的老师能准确叫出自己的名字,当时孩子们得多么开心呀!

这小小桌签的背后“写着”什么呢?尊重。参加过许多国内的教学活动,我经常听到老师这样称呼学生:戴眼镜的男生”,“第二个女生”,“穿黄衣服那位同学”……尊重学生,不是口号,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落到实处。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老师不因为其成绩优而断定某些同学便人格高尚,也不因为某些孩子成绩暂时劣而断定其人格低下。同时,更不能因教师的不当行为而伤害了孩子的人格。要营造出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减轻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既重视认知过程,又重视情感过程。教学中,老师要巧用激励手段,对孩子纯真的感情加以呵护,注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使师生情谊结合,行知结合,使课堂充满合作和欢乐。

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潜能。人的智慧潜能是极大的。对孩子而言,虽然他们的知识不多,阅历也浅,但智慧的潜能正待我们去开发挖掘。启发得当,孩子便能举一反三,迸发出晶莹的思维火花,甚至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只有当智慧潜能因尊重而发光时,孩子才能处于高度兴奋的乐学状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自信心和能量会更加强大。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要从个体出发,教师既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又尊重这种差异。要因材施教,要让每个有差异的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以健康的、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尊重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有独立人格、有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学会角色转换,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而且只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