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三1)班无愧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该班同学尊师敬友,和谐团结,素质全面,他们不仅学习位列年级前茅,而且在各项活动中也成绩突出。
团员引领,凝聚集体
初三(1)班有一个优秀的团支部,每一位团员都渴望为同学们服务,为团支部和班集体做贡献。
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开展了丰富的团日活动,例如慰问孤寡老人,“学雷锋”助人为乐活动,捡拾公园垃圾,祭奠革命先烈,参观“复兴之路”,学习党史,参加“爱加艾减”抗艾滋活动等等。全班同学在活动中服务社会、铭记历史、提升自我、收获快乐,班级凝聚力与荣誉感越来越强。
团结协力,互助共进
初三(1)班曾经有过一个鱼仔计划”,即包括班主任在内,所有人通过抽签成为另一个人的“鱼妈(爸)”,默默照顾自己的“鱼宝”。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通过“当爸当妈”彼此关怀,既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也锻炼了帮助他人的能力,深化了全班同学的互助意识与奉献精神。
辩论赛是北京八中的传统活动。在初三(1)班,辩论赛从来不只是四个辩手的事,全班所有同学都默默为之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班级终于在辩论赛中夺得冠军。荣誉背后,凝结着全班同学的智慧、努力、严谨与齐心。
对于初三(1)班,三尺讲台也是展现他们集体智慧的舞台。在全区初三语文公开课活动中,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解《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了这节课,该班的所有同学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多月。这节课的讲解、表演、朗诵,赢得了全区语文教师的阵阵掌声。
素质全面,勇于突破
作为一个没有体育特长生的班级,初三(1)班在三年的学校运动会中,一次次突破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捧回了奖杯。班级篮球队三年都在赛场上勇猛拼搏,连续在年级取得名次。无论春夏秋冬,篮球队员们总会在学习之余挤出一点时间练习基本功,演练战术;不上场的同学也非常支持他们,不仅拼命在比赛中为队员们加油,更是贴心地为他们准备水和食物。正因为班级同学团结一心、永不言败的精神,才让初三(1)班在赛场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
在学校艺术类活动中,初三(1)班也表现抢眼。这个没有艺术特长生的班级,在学校合唱节中却赢得了最佳表演奖;这个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班级,在学校艺术节中却跳出令人赞叹的舞蹈,博得满堂喝彩。
不仅如此,这一群稚嫩的学生,却已拍出两部优秀的“大片”。学校第一届微电影大赛开赛,当时该班还在初二,同学们自发参加。尽管时间短暂,该班剧组仍在全班同学的配合下拍出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眼睛》,并荣获比赛第二名。进入初三,该班同学又开始筹备参加全国比赛。最终,他们完成了《梦境与现实》的制作,并得到了观者的好评。
初三(1)班还创立了班刊《清劭》,记录班级往事,表达思想情感,展现经典好文;尤其是写小总结——记录自己一天的小故事,或是回忆几年来的经历。班主任也会根据内容写下自己的点评与见解,师生之间以文字为媒介互相交流,既提高了写作与阅读的能力,也积累了许多班级的回忆,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当然,班级的成长也离不开强大的后援团——许多家长自发加入班级活动,为同学们服务。
正是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和谐、文明的精神在初三(1)班传递,互助、挑战、成长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初三(1)班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向上,班风优良的优秀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