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招进入倒数阶段,4月,北京市教委公布今年的中招新政,释放出不少的利好消息。其中,最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当数今年中考首次实施考后知分知段填志愿。除此以外,名额分配比例提升、“1+3”培养试验首度“试水”、远郊区乡村学生升入市内优质高中门槛降低……
变化1 考后知分知段填志愿
从2016年起,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方式调整为考后知分填报。具体时间安排为7月2日公布中考成绩以及各区一分一段的数据,7月5日至9日考生进行志愿填报。
变化2 初二即可升“高中”
从今年起,城六区一般公办初中校就近入学的学生,将会在初二学年结束后,得到优质高中校为他们准备的定量名额分配学位数,连续完成初三至高三共四年学习。这项改革试点面向城六区所有一般初中内,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在同一学校具有连续两年学籍的初二学生,被业界称为“1+3”培养试验。进入本试验的学生将不需参加中考,直升高中。
参与“1+3”试点的学校分为两类,一是市级统筹类学校,其中涉及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校区)、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工美附中、徐悲鸿中学等6所优质高中新校区和部分市级统筹二、三学校,面向城六区一般公办初中校,计划招生1180个,每区计划分配到校,校额基本均等。二是城六区部分区级的、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普通完中,其中包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北京实验学校等16所,面向本区,计划招生775个。
“1+3”培养试验将于6至7月中旬进行招生,9月首批参与试点的初二学生将踏入新学校。
变化3 名额分配比例提升10%
2016年,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再度提升10%,高达50%。新增的10%将向薄弱初中倾斜,以保证在今年的中招中,薄弱初中30%以上的学生能够升入优质高中,到2019年,这一比例将提升到50%。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扩大优质高中的名额分配数量,北京市教委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的计划不减少;二是将鼓励优质高中扩大招生规模,增加部分用于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利用计划分配方式的改革,重点向一般初中校和远郊区初中校倾斜,统筹优质资源和优质机会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缓解小升初压力。”市教委负责人说。
去年,全市名额分配的人数大约有1万人,市级统筹一、二、三计划有2000人。今年,将增加3000人用于名额分配。优质高中一共投入约10000人用于名额分配。
变化4 阅读、实验考题比重加大
今年,文化课考试科目保持不变,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20分,物理满分为100分,化学满分为80分,体育考试成绩满分40分。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日期为2016年6月24日至26日。
在命题方面,今年中考仍然采取全市统一命题的方式,但将更加注重选择和选做题的设计、阅读和实验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