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青年医护人员度过“成长艰难期”(2)

2016-05-06 08:47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助青年医护人员度过“成长艰难期”

请允许“我”些许躁动

心内科副主任张萌的父亲是危重症医学专家,但张萌从小体弱多病,对医生的职业心存敬畏,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医生。

从最初的轮岗开始,航天中心医院给张萌机会赴美进修,鼓励他参加学术会议和科研课题。后来,他成功申请到首发基金青年基金,并在全国病例演讲比赛中取得总冠军。

面对医生的清贫和寂寞,以及海归后的膨胀和进取心,张萌坦承自己也遇到过困惑。医院领导、科室领导和医院团委书记都曾和他聊了很多次:年轻医生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茁壮成长,这期间一定要摆正心态。

2013年,34岁的张萌被任命为心脏疾病诊疗科副主任,也是医院目前临床科室最年轻的副主任,并逐渐得到业内及患者认可。

张萌发现,我国有3亿~4亿患高血压的人群,但是高血压控制好的只有不到10%,而且北京西部地区没有专门的高血压门诊。

2015年,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的支持下,他带领两名年轻医生成立高血压门诊,后来又有一名70后专家加入。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

最初,因为没名气,高血压门诊有时一上午都无人问津,大家都很着急。高个子的韩雅蕾博士总是细心了解病人的病史,帅气的翟东东医生甚至把家安在了医院,每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医院,申鹰副主任医师也克服家里的困难,主动承担高血压门诊的工作。渐渐地,来高血压门诊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在北京市西部地区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

韩雅蕾最初选择医生职业是因为看了美剧里洋气的医生,如今让她迷恋的是,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拯救病人。一位病人称赞她,这么年轻的女孩能够24小时在监护室,真不容易。

不只是医生,护士也如此。神经内科护士长苗凤茹认为好医生能吸引来病人,好护士就要给病人家的感觉。一位老年患者的亲属不在身边,一名老护士直接把患者脱下的内裤拿去清洗,这深深触动了苗凤茹。如今,她带领新护士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坚持“服务永恒 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整体护理,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培养专科护士,做到贴心、细心、耐心的专业护理服务。

请放大“我”的成就感

邱石还记得,自己在航天中心医院上的第一课是关于称呼的,对患者尽量不要直呼其名,要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谓。

这和他之前实习的医院太不一样了,在那里医生象征着权威。而在这里,医生和患者是朋友,改了称呼,让病人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尊重。

在航天中心医院,邱石没叫过患者床号,都是姓名加称呼的形式,对患者的疑惑也尽量有问必答,保持耐心,他甚至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者。这种从医态度的医生在航天中心医院不是个例,这缘于他们对医院深深的认同感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心。

医院不断肯定青年医生的所作所为,每年都会评选“十佳专家”“十佳医生”“十佳护士”“星级员工”,来医院看病的患者也会进行投票打分。

此外,航天中心医院还开展了多个培训项目,设有佐民医学人才奖、青年创新基金等多个教育培训平台,还结合岗位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级培训,为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提供成长学习的机会。

医生和护士的努力实实在在带来了改变。“十二五”期间,门诊、住院及手术服务都实现了年均15%的增速,总诊疗人次数与5年前相比同比增长77.8%,出院人数同比增长78%,住院患者手术人次同比增长81%。医院成为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牵头单位,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有人担心,培育出来的医生护士,不怕跳槽或被人挖走吗?

杜继臣笑着说:“不怕,医院是青年医生护士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平台,如果真被挖走了,要反思医院平台的魅力是不是够。要让年轻人有事业感,对医院的发展充满信心。”

杜继臣院长的用人理念是:用事业留住人,用感情凝聚人,用环境影响人,既要用人所长,又要包容错误,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肯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受尊敬,干成事的人受重用。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璐 崔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