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高考

2016-06-07 08:3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难忘,那年高考

1977年高考

(1977年12月)

煤油灯下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前,陆海英真的以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就是“扎根乡村、铁心务农”了。

1977年3月26日,陆海英高中毕业,来到顺义县张喜庄公社,成为插队知青。培土、锄草、施肥、收割庄稼……陆海英每天都在地里忙活着。虽然她还梦想着考大学,继续读书,但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1977年10月21日,陆海英正在地里干活,广播突然响了,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陆海英高兴得直蹦,“我一定要参加,我要上大学。”

当时,全县都在为第十三排水支渠(简称“十三支”)忙活,陆海英无法请假备考。她就白天劳动,晚上看书。

20多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住了八九个姑娘。别人聊天、洗漱或者烤馒头片时,只有陆海英点燃煤油灯,趴在一个凹凸不平的木箱上,埋头翻看油印的复习篇子和课本。寒风呼啸的夜晚,宿舍连水缸都结了冰,别人早早钻进了被窝,只有陆海英披着大衣,搓着手,继续读书。

临近考试,队里给陆海英放了一周假。那些日子,她每天都复习十几个小时以上,她甚至舍不得睡觉,困了就趴一会儿,醒来接着背考点。

那是惟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坐在考场中,陆海英有些忐忑,要知道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只有27万余人能够被录取。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个作文题点燃了陆海英的斗志,“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全力以赴。”时至今日,陆海英回忆当年,依旧斗志昂扬。

考试结束,陆海英继续回村劳动。收到喜讯的那天,她正挎着粪箕子在田里撒粪。广播响起:“陆海英,速到大队来取通知!”陆海英一下扔下粪箕子,拔腿就向大队部跑——她被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录取。那一刻,陆海英觉得太幸福了!

陆海英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她求知若渴,天天泡图书馆,缠着老师答疑,翻字典背单词、背成语……

恢复高考30年时,陆海英组织大学同窗提笔共忆那年高考,集结成册。陆海英和同学们深信,是高考,为他们打开新的世界!

1980年高考

(1980年7月)

科学家的邀约

36年前的一张纸条,芦苇一直珍藏在身边。纸条上有19个字——“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祝您成功。”这是科学家钱伟长对芦苇的寄语。

1979年1月30日下午2时30分,65中高中生芦苇作为优秀中学生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科学家和首都中学生春节联欢会。钱伟长就坐在芦苇的旁边。

芦苇捋着小辫,偷瞧身边的大科学家。钱伟长慈祥地笑着,和小芦苇聊起天:“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上学?”“有什么兴趣爱好?”……当得知芦苇数学、物理学得很好,钱伟长很高兴,“成绩这么好,以后去考清华大学吧!”钱伟长还给芦苇写下寄语。

令芦苇意外的是,钱伟长还关心她的英语成绩。要知道在当时,英语并非主科。高考恢复后的头几年,英语并未计入总成绩,大部分高校招生时,只将英语成绩作为参考分处理。

哪知道一年之后,芦苇高考时,英语成绩首次按30%计入高考总分,高考总分也由500分变成530分。

英语,芦苇并不陌生。当年,父母下干校,她曾遇见一位当过翻译的阿姨。这位阿姨经常教她一些英语日常用语。

中学之后,芦苇也没断了外语学习。高考新变化,学校加强了外语教学。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基础上,老师们还会找来《许国璋英语》等课外教材,给学生“补课”。

高考时,芦苇依钱伟长所愿,报考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最终以高出录取分数线几十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

真正开始科研,芦苇才意识到钱伟长当年关心她外语成绩的用意。想要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就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学好外语,对科研大有助力。

芦苇感谢那张纸条,不仅仅是因为那是钱伟长的邀约,更因为那是前辈科学家送给她的探索科学世界的钥匙。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