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讲述衡水中学故事:三年作息以分钟来计算(3)

2016-06-14 16:07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衡中”体验

上“衡中”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时间被安排的很满,但不一定意味着成了考试“机器”。

刘明说,和很多的同学一样,在上衡中之前,就有了“高考”的觉悟。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洗衣服,都由洗衣房专人去洗。

在刚上高中时,他就向高年级的学生取经,是否要参加竞赛?答案是否定的。他说,了解过后,发现参加竞赛尽管会有加分,但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在高一高二期间,每周有四五节的体育课,尽管在高三期间减少了,但每周至少还是会有一节。

至于在自习课上,他们是否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业余活动”?他表示,高一高二时还偶尔会,但是,到了高三就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了。

他强调说,学校对晚自习迟到或早退的惩罚非常严格。如果被发现有一次,老师会郑重警告。如果发现了三四次,基本上就要“回家了”。

至于感情经历或波动,他坦承,实际上也有同学会有感情方面的事情,这没什么好避讳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至于考大学,他则自信地说:“相信衡中就好了!”

难忘“纸条”

尽管被称作“小纸条”,但实际上是指一张16开大小的纸张上写满了同学对刘明的鼓励。刘明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张“小纸条”。

在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的时候,曾经在几次模拟考试中成绩很好的刘明,似乎掉了“链子”,成绩一路下滑,甚至跌到了全年级三千名之外。

刘明说,当时心里很不好受。他记得,有一天下晚自习后,回宿舍洗漱完,准备熄灯。宿舍的一个同学给他递过来一张“小纸条”,由于已经熄灯没法儿看,他紧紧握着这张“小纸条”睡了一整夜。

到了第二天一早出操时,他才将攥了一夜的“纸条”打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宿舍同学写给他的鼓励,“我在XX大学等你!”“让六月的光辉在你的人生中闪光!”

这些鼓励的话,让他从“低谷”中又重新走了出来。

这种宿舍的情谊,在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友谊。在高考结束后,他和同学了解到,同宿舍的一个同学没发挥好,心情比较低落,他们坐车前往那个同学的城市去开解他。

“让步”高考

随着高考的临近,一切做法,都赋予了高考的寓意。“刚入高三的时候,秋末冬初,小麦播下了种子,现在秋收,麦子已经金黄,预示着到了我们收获的季节。”

高考前,刘明的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集资购买了一些食品,改善学生伙食。就连水果如火龙果、芒果、苹果等,都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火龙果寓意红红火火。”“芒果寓意着希望。”“苹果寓意吉祥平安。”

随后,班主任为鼓励学生,准备了一些蛋糕之类的食品。全班每人一块蛋糕,每块蛋糕上,都刻着高考必胜。

“三百天”、“二百天”、“一百天”,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学校都会组织高三的学生参加誓师。

30天、15天,都举行“喊誓大会”,大声喊出他们的誓言。而在高考前一天上午学校举行了“壮行大会”。学校专门把之前的誓师录像,全部再重放一次。“秋末冬初,小麦播种下种子,现在麦子已经金黄,这是我们收获的季节。”

责任编辑:李孟鹏(QN00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