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地图 今年有啥新变化(2)

2016-07-08 09:37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加大贯通培养实验

提高对口直升比例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自2014年以来,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成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身边的优质校,其在培养目标、方法和课程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连贯性培养,让小升初的衔接更加自然,减缓了家长的焦虑,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享受改革成果。

在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对口直升方面,东城区可谓是“大刀阔斧”。据悉,2016年东城区新增北京171中学、东直门中学、广渠门中学等7所九年一贯任务改革校,学生直升比例由2015年的10%增至30%,青年湖小学和第一七一中学、雍和宫小学和东直门中学、花市小学和广渠门中学等多所学校的直升比例已达100%;此外,和平里一小和171中学、汇文一小和汇文中学、东四十四条小学和五中分校等7对13所学校一定比例对口直升入学工作,比例由2015年的10%增至15%。

东城区在小升初入学时将加大九年一贯、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改革成果兑现力度,比例由2015年的各10%分别提高到30%和15%。其中,九年一贯直升比例增至30%,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提高到15%。

在探索“十二年”贯通培养实验方面,革新里小学2016年新生6年后可选择电脑派位方式升入初中或选择直升方式升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一一四中),选择直升方式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符合当年升学条件的学生参加中考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

海淀区的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学校包括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育鸿学校和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等,学校的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

今年5月,海淀区教委发布重磅消息,区域内的一〇一中学与西苑小学、十一学校与太平路小学、海淀实验中学与花园村二小这三对中小学将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办学后,西苑小学将加挂“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实验小学”校牌,太平路小学将加挂“北京市十一学校实验小学”校牌,花园村二小将加挂“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校牌。

据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海淀区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乔键透露,中小学合作办学后,区教委将在两校之间建立对口招生机制,支持中小学之间进一步探索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改革。重大利好消息是:“三所小学今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六年后将按照30%至40%的比例直升合作办学的中学。”

整合区域内资源 提升办学质量

作为首都教育的创新,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中小学办学的案例越来越多,而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的欢迎。各区积极为此牵线搭桥,通过整合资源,借助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办校,提升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

海淀区是拥有高校、科研机构最多的区,区教委利用这一优势,引校外资源进校,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今年4月,海淀区教委与首师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在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人才一体化联合培养、高教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教育改革项目合作创新、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并合作建设“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教育研究中心”。

作为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首个重要举措,区教委将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打造大学小学教育共同体。首师大将在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设立“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分中心”,并且以此为平台,在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

另外,中国教科院与海淀区民族小学深度合作。近日教科院与海淀区教委走进民族小学,就教科院与海淀教委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合作达成了共识,中国教科院将为海淀教育再添助力。中国教科院院长田慧生表示,要继续与民族小学的深度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源,共同建设好这所教科院的基地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张广林 赵艳国 韩莉 凌月云 郑祖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