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中国式 育儿焦虑吗?

2016-07-11 15:1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很多家长圈里,人们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现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在意程度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已经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里怕飞了的地步。他们对孩子的一切都高度紧张,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照着育儿专家的说法来做;给孩子使用的一切东西都必须是最好的、最贵的;如果宝贝出了一点点的意外状况,比如摔了个跤或擦破了点皮,甚至只是屁股红了一点点,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下,就会触动他们紧张的神经,甚至发展为一种焦虑的状态。没错,就是焦虑,在心理学上,这有个专用的名字,叫做“育儿焦虑症”。

给孩子用国产货

就要遭鄙视?

“你们都给孩子用哪种纸尿裤啊?花王?大王?还是moony?”在宝妈们微信群里,妈妈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宝宝们的吃喝拉撒。常常有妈妈们交流哪种尿不湿最好,哪种奶粉最好,哪种驱蚊贴最好。反正宝宝们用的东西,都得货比三家,问遍过来人,挑选其中最好的那款。比如说上面那个讨论尿不湿的问题,就是妈妈们特别关心的,大家七嘴八舌地从透气性、吸水量、舒适度、薄厚度等等方面进行分析,还有妈妈买过各种品牌做过实验比较。有一位妈妈说了一句“我们就用国产的安儿乐,我觉得也挺好用,还比进口的便宜。”就是这一句话,竟然招来了其他妈妈的集体“炮轰”。“国产的你也敢用?”“给孩子用的东西怎么能只图便宜呢?”……妈妈们七嘴八舌地“批判”,让刚才发言的妈妈都不敢吱声了。

尿不湿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很多妈妈对孩子的用品已经要求严苛到非进口、非名牌、非top1不用的程度。比如,奶粉一定要是爱他美、可瑞康的,洗护用品一定要是哈罗闪、艾维诺的,奶瓶一定要是布朗博士或可么多么的……就连一些并不入口,也不贴身使用的用品,也全都要一水儿的进口名牌。“你要说奶粉、辅食买个国外进口的,我还能理解,可你说澡盆、温度计、游泳圈,甚至连个围嘴都要海淘,有什么必要呢?洗澡盆不都是塑料的吗,你用美国的澡盆洗澡能更舒坦吗?还有那个特别有名的美国什么牌子的儿童饭盒,两三百块钱,不也就是个容器吗?我就把家里的俩瓷碗消毒以后给孩子用,干净卫生还好清洗,没觉得比美国的饭盒差啊!”小吴说起自己身边的那些妈妈,觉得她们的做法让她很不理解。她是北师大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生,现在从事的也是早教行业,算是个育儿方面的行内人。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小吴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比较理性的,那就是量力而行,不能委屈了孩子,但也绝不能盲目追求一些根本没必要的消费。

孩子红屁股

就是尿不湿的不对?

但小吴这样的妈妈,在很多妈妈眼里,并不合格。在她们眼里,合格的妈妈怎么能对孩子的事情这么不上心?合格的妈妈必须对孩子的一切都高度紧张,绝对不允许在孩子身上出一点点差错。

前年刚当上妈妈的小朴,担心市场上买来的衣服不够舒适,竟然亲自到农民家里去买棉花,然后找人纺成棉线,再找人织成布做衣服。去社区医院体检的时候,医生说孩子一切正常,可小朴就是不放心,非说孩子汗多可能是缺钙,任凭医生怎么解释,她还是不相信,反而埋怨医生医术不精。后来抱着孩子去儿童医院检查,结果还是跟社区医院说的一样。前几天,孩子的屁股有点红,老人和育儿嫂都说夏天孩子红屁股很常见,晾晾就好了,但小朴就认为一定是尿不湿有问题。当天晚上,她心急火燎地跑到家乐福、华联等几个卖场,买来同款的尿不湿,跟自己家里网购的尿不湿做比较,最后,坚定地认为她从某电商那里买的尿不湿是假的,还为此进行了投诉……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