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准学习、不准玩耍
有的父母,一辈子没大出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娃身上。只要看到娃手捧书学习,就喜笑颜开。看到娃玩耍、游戏,就大发雷霆。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一玩,心就变野了”,天天就死盯着孩子的学习、学习、学习,从不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自由。
外语中有句民谚“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杰克也变傻”,这话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也很适用。
因此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玩,而是帮助孩子一起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仅仅是学习计划,包括娱乐、玩耍和游戏时间等,劳逸结合、玩学有度,给孩子释放压力和排遣情绪出口的机会,只有让压力和情绪得到充分释放,才能装进去知识和教诲。
专家指出:玩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处,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做到玩耍、学习两不误,对智力的开发,很有帮助。
五、对孩子用武力或语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声责问、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怯于家长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语的权威,只能选择沉默。时间长了,会形成内向、封闭、少言寡语性格。
研究证明:内向、少言寡欲、不苟言笑者,未必聪明。而思维活跃、经常说话的儿童,会促进大脑发育、锻炼大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