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减轻写字负担,增加识字量
据介绍,该修订教材延续了原教材“多认少写”的编写思路,适当降低要求,将第一学段要求会写的生字由980个减少到813个,但要求会认的生字则从1525个调整为1600个,在适当减轻写字负担的同时,提高“会认”的生字数量,也更加贴近《课标》要求。在生字的编排上,本次修订严格依照《课标》提供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将300个基本字全部编入低年级教材中。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对“词串识字”的篇目略有更新,除了已有的“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形声字归类”以外,还新创编了“偏旁归类识字”等识字形式的篇目,进一步凸显了汉字构字的规律。
这次修订,该教材更加重视写字教学,不仅保留了原教材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的按笔顺描红的内容,还在单元练习中编入“写字有方”的专项练习,用形象的插图和凝练的短句,揭示基本笔画与偏旁的书写规律。比如指导捺画的书写就选用了一幅滑梯的图片,配有提示语:“小平台,滑滑梯,顿一顿,到平地。”形象可感,便于理解。“这里的提示语力求科学、准确,并注重童趣,与插图相配合,易于学生把握。其中吸收了许多写字、书法特色学校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是在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而成的,以期提高教材的实践引领价值。”有关编写组专家解析说。
课文:篇目有所减少,适当补充名家篇目
据了解,本次修订调整了课文篇目,第一学段共新调换课文22篇,总数少了3篇。一、二年级教材的修订同时更新了一批选文。
一是更新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选文,比如介绍女航天员刘洋的课文;二是增加了反映民族团结、领土完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课文,比如反映蒙古族“那达慕”的《草原上的盛会》,反映两岸友好往来的《团团和圆圆》等;三是更新了一些有童趣的科普类选文,比如《会睡觉的植物》《水滴的旅行》等;四是补充了一些名家篇目,如汪曾祺的《下大雨》;五是调整了古诗篇目,依照《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册编入适量古诗词,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这套教材也是新的
江苏中小学新学期开心理课
教材直面“早恋”“性侵”等话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开始在全省推动开设心理健康课,并组织了专家编订统一的教材,改善之前各地市各学校心理健康课开设参差不齐的情况。最终经省教育厅审核并通过了三套教材,分别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教材。各地市的教研室组织专家结合本地的自身情况进行评审,选出合适的一套。十个市选用情况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高中选用情况也有差别。记者了解到,除了南京、无锡和常州这三个城市,另外十个城市的中小学从9月份开学的心理健康课都将不同程度地使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该套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的俞国良教授主编,并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的桑志芹教授担任执行主编。